【原书卷八·三四】
康熙戊戌探花傅玉𥫽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年,小春风景似春天。蓬莱原近孤山寺,游舫多停六一泉。”“一到湖心眼界宽,云光霮䨴接风湍。三朝恩泽深如许,莫作瑶池清浅看。”先生耳聋,与谈者以手画字,即能通解。癸未春,来游摄山,与之谈,声振屋瓦。
康熙戊戌,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按:傅王露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科探花。
傅玉笥,即傅王露(1678—1763),字晴溪,一字良木,号玉笥(音sì),又号阆林。浙江会稽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探花,授编修。充武英殿纂修官。后三次典校乡、会文闱,并且出任《浙江通志》总纂。康熙六十年(1721),充任会试同考官。雍正七年(1729),出任江西省学政,提督学院。雍正间任《西湖志》总纂,极负时名。后告假回乡,退归田里近四十年。乾隆元年(1736)荐博学鸿词,乾隆破格加左中允。二十六年(1761)进京为乾隆庆寿献册,得乾隆恩赏赞善官职。建造了“信天书屋”。晚年自号为信天翁。平生好学不倦,与他的兄弟同为进士,皆有文名。诗学白傅格律清新。著有《玉笥山房集》、《晴溪诗钞》等。按:傅王露,号玉笥,并非“玉𥫽”。
尚衣,音shàng yī,官名。掌管帝王衣服。战国时有尚衣。秦置六尚,汉置五尚,都有尚衣。北齐门下省置主衣局,隋改为尚衣局,属殿内省。唐宋沿置。元代尚衣属侍正府。明为尚衣监,归宦官掌管。清不设,惟俗称织造为尚衣。
申尚衣,指申姓的杭州织造。因为缺少资料,无法确认。
六一泉,音liù yī quán,西湖名胜,在杭州市孤山西南麓。宋代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与西湖僧人惠勤友善。元祐四年(1089),苏轼再守杭州时,二人皆已死。惠勤弟子二仲画欧阳修和惠勤像祀之,适有清泉出惠勤讲堂之后。为纪念欧阳修,遂命名为六一泉。苏轼撰《六一泉铭》以记。
霮䨴,音dàn duì,释义:1、(浓云)密集的样子。《集韻》:霮䨴,繁云。如“骤书云霮䨴。”2、露重的样子。《左思·吴都赋》:宵露霮䨴。
风湍,音fēng tuān,指湍急的风。唐·杜甫《夜闻觱篥》诗:“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宋·吕大防《万里桥》诗:“拏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澈骨清。”
癸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摄山,即南京栖霞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