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杭州一位50岁的宿管阿姨火了。
仅有小学文凭的她,6年发表了200多万字的小说。
单部小说最高点击达44万次,收获了许多粉丝,连人民日报都报道了。
而她写作的成就和动力,都来源于兴趣。
从小,她就喜欢各种各样有字的纸,四年级时,居然可以连蒙带猜地看完一部繁体竖版的《七侠五义》。
年轻时穷困潦倒,她在猪圈改的破屋子里看书,把生活的艰辛写成一本本日记。
有了自己的女儿之后,她更是爱上了每晚都写作,还开了博客,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
多年的坚持,让她终于收获了惊喜。不但小说被无数人喜欢,还被浙江网络作家协会邀请,成为一名会员。
她的文字凝练,不拖泥带水,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甚至连文学教授都以为是专业作家写的。
现在的她,不仅是杭州一所大学的宿管阿姨,还是大学里的写作课教师。
她的兴趣,不仅治愈了她生活中的苦痛,还点亮了她向上的道路。
与之相比,在中国,有多少年轻人都在做着“伪工作”,麻木地过着自己的一生。
河森堡讲过这样一件事。在毕业之前,他曾经在一个机构里实习。
他经常会被安排一些摆杯子的工作,所有杯子把手方向必须都要一个角度、整齐划一。
那时候,河森堡就一边转着杯子,一边想:“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伪工作?就是会占用你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当你真正在踏实有收获的工作中获得愉悦,就会轻易判断出伪工作对你的消耗和折磨。
一旦伪工作占的比例特别大时,也就到了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02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①自问自评:你有感兴趣的职业或方向吗?
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或者迫于无奈选择了与自己兴趣无关的工作。
明末张岱说过一句话:“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成功的人,往往是了解自己的兴趣特质并加以利用,而另一部分人却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
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而所谓的理想工作,就是像下图所示的定义,指的是既擅长又有兴趣的工作。
一个荷兰心理学家尝试寻找普通棋手和大师棋手区别时发现:
他们在智商、记忆和空间推理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大师级棋手更爱棋。
没有兴趣,你想要在自己的工作上达到一流甚至更高水平,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②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长远的兴趣。
有一次朗朗在广州演出,当天有个对话环节。
一个小朋友问:“我弹一个半小时就会疯掉,你怎么弹八九个小时都不烦呢,怎么维持自己的兴趣呢?”
朗朗问她,你这一个半小时弹什么。
得知她弹四首曲子时,朗朗说:“如果只弹音阶我可以理解你的烦躁,但是我小时候弹一个半小时手还没有练热呢。多练习就有兴趣了。”
人类没有天生的兴趣,兴趣都是学出来的。
由不懂到懂,再从懂到有兴趣,是需要学习的,而学习又是反人性的。
这时候,如果浅尝辄止,最初的好奇心过去了,就很难会有长远的兴趣。
兴趣要做到擅长,难度很大。但只有擅长,才能创造必要的价值,过上有品质的生活。
③将兴趣变成职业或副业。
可以作职业的兴趣,努力追求;不能作职业的兴趣,就当作业余兴趣。
可以问自己:对现有的工作,兴趣度由完全没兴趣0到极有兴趣的10,你的兴趣值是多少?
对于你的业余兴趣,你的兴趣值又是多少?
你的兴趣是阶段性的,还是终身的?
如果已经决定将兴趣变成职业,可以从0开始,一点一滴慢慢进步。
比如说,如果你梦想当个编剧,你可以先试着去影视公司,找一份相关的工作。
然后拿别人打游戏的世界去练笔、请教、学习,开设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简书专栏。
收集读者的反馈,再加入到网上学编剧的社群中一起努力。
如果我们认真学,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小椰子,人生必须活得swag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