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向死
“孤独”是一个看上去郁闷的字眼,“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二者结合起来,“孤独向死”就蒙上了郁闷沉重,令人悲伤的色彩。
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在不久之前的那个消息,一直隐隐地使我心情沉重,同时也激发了对生命的思考,正如下面的句子:
生命像一只旧钩子,悬挂着我们的躯体。从我们降生的那一瞬起,钩子就在时间的峭壁上承受重量。
——毕淑敏《昆仑殇》
一个人的出生是生命旅程的开始,旅途中会有各种各样未知的险阻。 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每个人的生命,在时间这个峭壁一样的阻碍上都是“孤独向死”的。
毕淑敏是一位优秀作家,我曾经读过她的散文。她始终关注并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她创作的作品探讨了生与死的问题,充满了人道精神,为生命带来温暖和关怀。
《预约死亡》是毕淑敏创作的另一部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对临终关怀医院的探访和体验,探讨了普通人的死亡,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为那些处在严重疾病(癌症和心力衰竭)晚期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情感支持和精神关怀的努力。
为什么会探讨关于死亡,甚至是“临终关怀”这样显得有些不寻常的话题呢?这与毕淑敏的人生经历有关。
1952年,毕淑敏出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她从军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职。1980年毕淑敏转业回北京,之后从事医学工作,并开始写作,成为专业作家。曾经的从军经历和医生职业,让她对人生和社会有着更加广阔深刻、冷静和理智的感受和看法,这使她的作品磅礴大气,又不失对生命的关怀,站在了一个充满人道精神的高度上。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1967年,英国护士桑德斯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 Christophers' Hospice),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
临终关怀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医学、社会学、护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是对濒临死亡的人(绝症患者或老龄人)及家属给予亲切抚慰,并提供可能帮助,使患者完成心愿,与家属亲友互相表达爱与感谢、宽恕与被宽恕、希望与宗教信仰等,让其安然故去。从广义上讲,临终关怀是一种死亡的教育,是人类文明教育的一部分。
在《预约死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是:尊严地死去。作者希望表达的观点是:临终的人并不是恐惧死亡,他们只是恐惧疼痛!死亡不可避免,疼痛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死亡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有生就会有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就要有尊严地死去,而不是被各种人工的化学的放射的,电击的方法,输液的输氧的……管子强制性地痛苦地维持生命体征,使病人一直处于巨大的疼痛又无法反抗的痛楚之中,那是很不人道也毫无尊严的。
死亡的场所,常常有几种情形:医院,家里,甚至是在救护车上。通常人们认为,垂危的病人是一定要送进医院抢救的,在医院临终被认为是正常的情况。假如有人表示愿意死在自己家里,不想死在医院里,那他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现代化剥夺了人死在自己熟悉的安全的家里的权利。现在,这样的看法应当改变了。 人应当可以选择,在自己的家里,在亲人的围绕和关爱下,不必强行痛苦地维持生命,而是有尊严地死去。
死亡,应当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正如出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样。死亡,同样也应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灵性的音乐中,或寂静中,通过减轻痛苦的方法,让人感到舒适的方式,自然顺利地完成这一人生过程,回归自然的怀抱…
在中国,“死”是一个有禁忌的字,死亡是人们通常会避讳的话题。死亡教育常常是缺失的。然而,死亡的事实又常常在身边发生,这形成一种奇怪的感觉或悖论。今天,谈论这个话题,我已经能够比较坦然了。
回想多年以前,我经历的那次车祸,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的安排,大难不死。当时,假如我的伤再重一点,就已经去了天国,再无今日之话题。那时,我已感受了一次死亡,那是一片静寂,无知无觉, 黑暗的宁静和空白......
弥留之际,一个人常常会回忆往事。想起童年的时候,小时候,最喜欢我的阿姨,是一位医生。她的先生是转业军人。她后来患病,濒临死亡,远在北方的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后来她去世,她的家人说,她在病中,读了我写给她的信,听到这里,我潸然泪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