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读书
吾心安处是故乡: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广智写给豫东的一封情书

吾心安处是故乡: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广智写给豫东的一封情书

作者: 谷雨666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5:20 被阅读2次

文丨谷雨(方塘传媒《重新发现商丘》主编)

中国历代文人对于故乡的描述总是充满了深情和期待。“月是故乡明”、“低头思故乡”表达了游子对于故乡的眷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抒发了离乡多年,再回乡已经老矣的无限感慨,“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强烈的乡思莫过于碰到家乡人,询问一二。

故乡,这是让人心牵梦绕的字眼,任岁月沧桑,游子对于故乡的感念不曾改变,无论古今,皆然,尤其是当下,“故乡”、“乡愁”成为大家讨论的热词。其实,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下的话题,是因为中国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革、变迁、变化,让人们拥有了充足富裕的物质生活,然而,很多人依然心心念想的还是多年前那个生长、玩耍留下美好回忆的故乡。

生机

近日,从《豫东豫东》这本书中,深刻感受到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历经务农、生产队、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考试、求学、执教、从政的逆袭者对故乡的热情,可以说文中处处能够嗅到故乡的气息,通过对家乡趣事、儿时游戏、家乡美食、人文历史、故乡的人和事、行走游记等描述,来反应中国的大变革历程以及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农”问题,尤其是作者亲历亲为的历史回顾和现身说法,让人不禁看到一幅幅大时代下的城乡生活面貌和芸芸众生相。进而引发观者的无限遐思,人人都有故乡情结,很容易触动读者的心境,行走世界的同时,一定要记得回乡之路,哪怕是客居他乡多年,抬望眼,不经意想起故乡来,也可能会被故乡曾经的往事所打动;甚至有些人对故乡的印象渐渐模糊,对故乡的变化之大唏嘘,叹不能目睹故乡之变,他乡已是故乡,不禁发出“我心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的感慨。

这是一本读来十分轻松愉悦的散文集,文中记事风趣幽默,虽然作者是50年代的人,但是文中所记述的人和事就像读者自己也曾经历过一样,毫无违和感及年代隔阂。当然,这是因为作者的经历是有着同样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最容易产生共鸣的,“斗鸡”、“打陀螺”、“放风筝”、“蟋蟀和蝈蝈”在曾经的农村甚至现在的城市里还可以找到这些儿童游戏的影子,只不过那个年代的游戏工具更像是天然的具有创作力的流行,参与感很强,从游戏工具的制作到三五孩童参与玩耍以及游戏规则等,无不体现出来一种农村固有的乡土味,而这种味道可以永葆生机。

器物

作者是地道的商丘人,在做总序时,表现出商丘人特有的低调,关于豫东区域简述时,最后讲商丘。在作者看来,商丘历史人文底蕴厚重,旧石器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诞生中华文明第一火;新石器时代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在商丘建都;商丘是宋国微子启的封地;汉代商丘是汉景帝胞弟刘武的封地,三百里梁园至今流传;唐时商丘称睢阳,睢阳乃江淮屏障,安史之乱有张巡、许远将军的奋死守城阻遏了叛军南犯;商丘是宋朝的龙兴之地,赵匡胤定国号为宋,彼时开封为东京,商丘为南京;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也是在商丘登基之后,再南下;明时,商丘为归德府,“七大家八大户”、归德四尚书,远近闻名。豫东豫东,是作者魂牵梦绕的地方。

更确切的说,作者是柘城人,柘城才是他的家乡,农业上,“三樱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唯一性;工业上,金刚石产业占全国总产量70%以上,占全国总出口量的46%以上。如果没有如此数据统计,我们很难相信柘城的金刚石产业具有如此辉煌的成绩,据悉,该产业当中有些企业,可能很快要在资本市场上展露头角了,这无不是商丘工业经济的未来。

美好

其实,作者很多章节挖掘了县史、县志、村史、村志当中对于乡村、河道、庙宇、名人的记载,对于乡村振兴的当下,这是一项具有意义的事情,对历史中的人和事的研究和重现,一方面让当地人对属地高度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利于乡村知名度的推广。当然,本书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具有历史厚度的柘城农村的某些切面,想感受现实中的美丽,那就去柘城吧。

美食也是逃不开的话题,因为作者的经历丰富,从农村生活到都市生活转变当中,他最青睐的还是家乡美食,绿豆丸子、红薯、大蒜、辣椒,淳朴的美食原料,硬是让作者吃出了乡愁。当然,在他大部分时间的城市生活当中,郑州烩面可能更合他意,这也是众多河南人的口味,烩面配一两小菜,赛过海参鱿鱼,当年最火的要数郑州的合记烩面,就是现在烩面也是受大多数河南人欢迎的美食。文中也有记述毛血旺、徽菜、三虾面、得莫利炖鱼,有些是作者差旅途中品味的美食,有些在河南本地就可以见到。因为河南是中原腹地,包容性特别强,什么川菜、湘菜、粤菜在郑州都可以找到专门的饭馆。

与其说在书中看作者家乡的人和事,不如说也是自己被作者带动,让读者自己回忆起来关于儿时、求学时、工作时的人和事,儿时玩伴、家族亲情、同窗好友、授业恩师、同事领导等等以时间串联起来的这些人和事,不就是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所经历的吗?不管处于什么位置、什么时间,我们对伙伴、亲情、朋友、老师、同事、领导,都应该心怀感恩之情,感念这一世的相遇,并祝愿这情谊永恒不变。

安逸

弹指一挥间,已是半生。人生的走走停停之间,在外出行片刻,总是会睹物思情,看到外面世界美好的同时,心生改变故乡,使之更加美好的初心隐现。旅居也好、公务调研也罢,总能通过作者在外面的所见所闻所想,映射到故乡的一物一景。

最后,作者对故乡的树种进行了分类讲述,柘树的稀有,杨树的固沙,柳树的招魂,折柳的送别,香椿的美味......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爱的多么的深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昔日的教育工作者,作者同样关切故乡的教育事业,现在,读书、上学仍然是不变的改变自身命运的路径,不管在哪里,多读书、读好书。

通读《豫东豫东》这本散文集,可以感受到作者引经据典的妙处,发自肺腑的赤子之情,每一个小节读来很闲适,既可以一气呵成式阅读,也可以随机单节阅读,文字优美,情感真实,是一本通过乡土、城乡生活之变来反应当下生活的不易,以及在变革时代当中,我们应该固守的是自己的价值观。

娴静

诚如,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所提出的“我们行走世界,只为找一条回家的路”,在不安和惶恐的时候,家永远是你的心灵泊靠的港湾,在功成名就的时刻,家是你最想回馈的殿堂。

注:《豫东豫东》作者张广智,男,河南柘城人,1974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1977年考入河南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教育厅工作。历任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安阳市委书记,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河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等职务。

相关文章

  • 吾心安处是故乡: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广智写给豫东的一封情书

    文丨谷雨(方塘传媒《重新发现商丘》主编) 中国历代文人对于故乡的描述总是充满了深情和期待。“月是故乡明”、“低头思...

  • 吾心安处是故乡

    清风缓缓 岁月悠悠扬扬 摇摆跌宕的间隙 溅落一地妖娆 水影里爬出 熟悉至极的脸庞 模糊了的湿润眼角 晶莹一片 风乍...

  • 吾心安处是故乡

    我没有翅膀,却注定飞翔。 自从18岁离开故土,我的身影就一直漂泊在路上。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人是主...

  • 吾心安处是故乡

    我们都在寻找一个可以寄心灵于“故乡”的灵魂, 也在寻找心灵的纯美,寻求生命的希望, 她不只是灵魂的归属,而是为了灵...

  • 吾心安处是故乡

    1我出生在农村,却打小就是一个对外面的世界好奇、想四处去闯荡的人。 我家乡最好的朋友敏,一直很羡慕我可以天南地北地...

  • 吾心安处是故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

  • 吾心安处是故乡

    看陈晓东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今早更新的文章里说到“吾心安处是故乡”一语,他在文章里写到感谢清澜山给了他一个家,真的很佩...

  • 吾心安处是故乡

    很俗的一句话,从网上看的 即使在此刻,我也不是心安的,只是感觉这个标题可能更吸引人 从青岛回来的,坐火...

  • 吾心安处是故乡

    很幸运,同事里有一位我的学姐,比我早一年毕业。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两人之间比较亲近。就叫她学姐X吧。 X是地地...

  • 吾心安处是故乡

    早上半睡半醒间,萌生了一个想法,毕业之后就在家这边应聘个公办校的老师。想到这里突然被自己吓到,从小到大都没有想过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吾心安处是故乡:河南省原副省长张广智写给豫东的一封情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rs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