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课:公开课《丑小鸭》
这是一堂新课标下的新型阅读课,主要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教学课堂的实际来看,上课的老师有经过认真的准备。教师的教姿教态端庄大方,没有畏畏缩缩,教师用语简洁清晰明了,可见教师的课堂掌控力还是较强的。而且设计的步骤自然有序,衔接恰当。在丑小鸭与他人的对话中,采用了角色扮演的形式,教师先范读,学生再朗读,起到一个引导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对话朗读的情景中体会丑小鸭的心情与所遭受的欺凌。在教师的板书中可见基本功扎实,字体端正大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意比较了丑小鸭之前与之后的一个改变,使学生在这巨大的反差之间知道“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主旨。而且教师关注到了文本,《丑小鸭》是童话故事,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依据故事的主线有条不紊的分析丑小鸭的故事,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学习。
但人无完人,课也是一样的。在这里,我提出几点我的见解:1、提问学生的覆盖面不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提问的学生,几乎不关注不举手的学生,而且有一个学生提问了十来次,这使得其他学生的回答机会也变少了。
2、引导的力度不够。在指导“凉嗖嗖”“高贵”“优雅”等词的,教师有范读,也有提问学生读,虽然教师范读有读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但是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学生并没有读出感情。我认为在这里,教师可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更加深入的让学生理解丑小鸭从很丑很丑的变成高贵优雅的天鹅的一种转变,引导学生说出丑小鸭的内心情感。然后再试着朗读,或许效果会更好。
3、在主旨的理解上,不够开放性。在课文的结尾问题是: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从学生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答案过于局限,都是一些什么:不要嘲讽别人或者是不能看不起别人等。而且教师也非常局限的设置了一个标准答案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我认为丑小鸭在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经历了特别多的艰难险阻,而教师就可以依据丑小鸭经历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学到一些东西懂得一些东西,比如:坚强,勇敢之类的。
4、结尾多此一举的全班朗读。在课的结尾,教师又组织了全班同学齐读整篇文章。我认为,如果上课的时间不够充足的话,大可直接过掉最后一个环节,这样子既不会拖课,又不会由于时间不够,而让课堂匆忙结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