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向来是胡乱读的,因为年轻时(确切的说书中学时期)并没有认真的读过几本真正的书,所以到现在才来读书,当然大都是囫囵吞枣,而且胡乱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3155159/bfebf45b283c26b9.jpg)
大学时期,因为无聊,跑去自然科学图书室(这里大抵都是文学生的聚集地),翻翻毛泽东文集,看看邓小平选集,其他的书实在不敢轻易翻看,因为连书名都看不懂,大都是(几乎全部)没听过没见过的,当时只觉得不仅神奇,自己还很无知,终于下定决心找一本书来尝试读一读,看上一本《形而上学》,觉得这书名看上去很简单,便借回去打算读上一读,当然上课的时候也是带着这本书去的,我光明正大的拿着书,被一位关系还不错的朋友看到,他竟然有点惊讶和蔑视的冷笑着问我:“形而上学,你在看形而上学,你能看懂么?”,我羞涩不安的回答:“看不懂”,说实话,我是看不下去,这东西好枯燥,简直枯燥极了,我不仅看不下去更看不懂,通篇讲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因为看不懂又不愿意服输,所以不舍得把这本书还回去,就这样僵持了半个多月,我还是不愿再看,便把书还回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155159/925fce41d1f1cc38.jpg)
当然,自此以后,我便学会了扎在自然科学图书室里啃书了,看了卢梭、叔本华、罗素,仍然看不懂,又去看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史,发现不仅能看懂,而且天然的还看的起劲儿,里面有很多文学书籍的推介,我便连着读了一些书籍,渐渐地,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前看不懂的看不明白的,也逐渐懂了一点,明白一些了。图书馆的书是不允许在上面写笔记的,我不懂得东西总不能只在白纸上写,所以总是照着喜欢的书在网上买,买回去了独自找地方看,所以后来再去图书馆,就不是看书,而是找书了,找好了,就去看看网上有没有卖,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在网上买到的,我们学校的藏书上百万本,很多是买不到的,对于自己喜欢的,实在喜欢的,我便抄书,别人都在为考研究生努力,我倒与人并排坐着抄书,奋笔疾书的样子,激励着身旁学习的人更加奋进,真是有趣极了,直到最后,我都不知道旁边坐着的同学叫什么名字,学的什么专业。
当然,我读这些书并不影响我认真学我的专业知识,只是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远没有读这些“杂书”的兴趣高,我生生的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业余的“文学向往者”,所以毕业以后,再让我看专业的书籍,我是极不愿意的,除了数学我比较感兴趣以外,我被学不会的专业知识困扰了整整四年,可是不愿意它继续难为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155159/eebf2951bd9bcbb7.jpg)
人生真的很有意思,原本你认为感兴趣的、能做好的有时候偏就是做不好,反而突然冒出些事情,你就来了兴致,就愿意做而且想做好了。
再比如旅行,大学毕业之前,我基本上不出门的,小时候很少串门,长大后除了班级的集体出游或者家庭的集体出游,从来没有单独旅行过,或者说想要单独旅行过。毕业后独自去青岛工作,才学会了一个人独自在外生活,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大海,才领悟到人生的广阔,结识了各种各样胸怀志向和抱负的同样刚毕业的同事,才知道人生的精彩与无与伦比,见到那些不仅学历高而且努力工作表现超群的研究生同事,才知道人生还可以有更高更好的选择,读的书多了,才知道学无止境,精神不灭,人的活力不是止于二十五岁,人生可以有更长久更长远的活力与生机。因此我开始尝试,独自一个人去旅行,去历练,去开阔,去重新认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3155159/d36efa1be911f4e4.jpg)
出行,总是一发不可收拾,出去一次,再也停不下来,只要有时间,有足够的积蓄,我便背包出行,无论走多远,无论走多久,我都要一个人去看,去闯,去体验。
旅行,让我变得更加勇敢。
读书,让我变得更加真挚。
读书、旅行,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让我学会珍视自己,让我学会“永恒”,让我学会坚定无所畏惧。
![](https://img.haomeiwen.com/i3155159/556253d389f96f08.jpg)
当然,我从未系统地学习过读书,或者旅行,所以书是随心读的,出行也是随心计划的,我从不愿按照别人安排好的步子或者走过的步子来走,我总觉得也总是在尝试走出自己的道路,即便是默默无闻,我喜欢按照自己的步调走路,这使我安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3155159/a72bff63c06943b8.jpg)
热爱自由,喜欢独处,我是穆新亚。
愿我与我的朋友们,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