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优秀文学殿堂
过年的炊烟(散文)

过年的炊烟(散文)

作者: 柏杨村 | 来源:发表于2020-01-24 20:15 被阅读0次

原创

许久不见炊烟,许久未闻这浓浓炊烟的年味儿了。

站在垭口,便看到房面上的袅袅炊烟扬头把我们张望,并热情地随着年风轻快的飘来迎接我们。

90多岁的老岳母在家门口把我们张望着,翘盼着。

到家了,炊烟把灶房里的腊肉香肠,鸡鱼菜味徐徐送来,让我疲惫的身心顿感放松,舒适怡然。灶房里,柴火锅、煤气灶火势正旺,大锅小锅里“咕嘟咕嘟”热闹不已。

闻着这沁人心脾的年味儿,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童年。

小时候,家里缺烧的,上半年的麦草要盖房。每年我们家都要请匠人补盖房子。下半年的稻草是耕牛的口粮,我们家的牛圈楼上堆满了稻草,家里再缺烧的都不许也不敢动。

那年月,我们一家7口,一日三餐(许多时候只吃两顿)为柴火发愁。光秃秃的小山丘,零星的几棵油桐树,柏树早已劈的遍体鳞伤。房屋前后的竹林下,竹叶一飘落就被我们捞进背篼,竹林里每天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灶台前,码着的往往是一堆竹叶,也有干草,但树枝罕见。锅里的红苕稀饭从来都是照见我们瘦小脸膛的,米粒微开。哪像现在,大火烧开小火慢慢熬稀粥,浓稠黏香。

因为柴火润,许多时候,母亲包括我们都要低头对着灶门使劲吹气,把火吹燃。火一时燃不起来,满屋弥漫着烟雾。因为呛,会吹得母亲眼泪汪汪的。现在耳畔都还响起母亲吹火后咳嗽的声音。

因为柴火缺,常常一顿稀饭也要耽误不少时间。过年时白萝卜煮肉,没有柴火了,回锅肉下锅几铲子就上桌。那年头,只要有肉吃,不管怎么做都是香的馋人的啊。

小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大手大脚动过柴火。

母亲和邻居大娘因为竹叶的归宿,不知道闹过多少架。我们家的竹林和邻居家的几乎连在一起,风吹叶落,竹叶掉下来自然也成了一片,捞竹叶的时候,到底是你捞了我的,还是我捞了你的,闹的不可开交。

邻居家的儿子在中心校总务处上班,他听说后回来“调解”半天也是徒劳。母亲和他母亲的矛盾因为柴火的问题,多年以后我们大了也随之融化,邻里情深。

记得有一年,责任田土坎垮塌了,一棵苦楝树随之折断,我和父亲把树枝砍掉,和树干、树兜一起抬回家,晒在地坝头。树枝烧了,父亲把树干和树兜劈开晾在阶沿上,“过年烧”。那一年春节,家里的柴火最旺,炊烟最有力,当然饭菜最香。

二爸就是因为柴火缺,到田坎上砍了一棵干枯的苦楝树,扛着往回走的时候,因为下雨路滑一脚滚到田里,造成髋关节脱位,落得终身残疾,那年二爸只有40多岁,正直壮年。

一句“开饭啦!”把我从思绪中拉回眼前。如今政策好了,我们农村再也不缺柴火。

柴火灶,煤气灶,因为火势旺,得益于政策好,照着我们农家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相关文章

  • 过年的炊烟(散文)

    原创 许久不见炊烟,许久未闻这浓浓炊烟的年味儿了。 站在垭口,便看到房面上的袅袅炊烟扬头把我们张望,并热情地随着年...

  • 家乡的炊烟(散文)

    家乡的炊烟(散文) 文/高传博 放寒假我回到了家乡,看着家乡房顶上的袅袅炊烟,我陶醉了,多么亲切的炊烟啊!多年不见...

  • 散文 | 不见炊烟

    我曾经是个扎着麻花辫,赤着脚在山乡田野间,四处疯跑的野丫头,那时的山乡真的是山青水秀,炊烟袅袅。早晨闻鸡啼,中午闻...

  • 乡情散文:故乡的炊烟

    乡情散文:故乡的炊烟 清晨,我到村外的道路上晨练,回来时,突然被一个图景震撼了:村落四周的上空竞飘着淡淡的缕缕的袅...

  • 散文诗《童年的炊烟》作者: 侯召明

    散文诗《童年的炊烟》 侯召明 烟云暗淡,光影浮现,我仿佛看到了童年的炊烟。 鸡鸣晨曦,袅袅炊烟,母亲早起,挑着扁担...

  • 散文随笔 | 儿时的炊烟

    那时还小,总是喜欢光着脚丫,手握一根木棍蹲在沙地里。先画一座小房子,有一扇窗,有一扇门,门前再画一条小河。要是心情...

  • 【散文】过年的新衣

    除夕到了。 吃年夜饭的炮竹声时而响起,此起彼伏,我们几个孩子心里总是莫名其妙地又激动,又发慌,催促着自己家父母赶紧...

  • 过年的回想(散文)

    文/刘天鹏 一连在深圳过了十几个农历年,没有一点新鲜感,过年跟平日里的没有什么两样,至多就是孩子们放了假,一家人这...

  • 散文 || 洗澡过年

    文 / 淡水泉 有钱没钱,洗澡过年。这对泡在温泉里长大的福州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除夕日上汤池店洗个温泉澡,也和...

  • 回家过年(散文)

    年关又近,这时候,一些关于“年”的记忆又慢慢浮现出来,就象是酵母,一点点掺进时间的“面团”里,让一样的时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年的炊烟(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xh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