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粗读定位,定个好形象才行

粗读定位,定个好形象才行

作者: BindyTs | 来源:发表于2016-10-10 13:07 被阅读64次

    将《定位》读完,历时7天,并绘制出全书思维导图,仅供参考。

    《定位》的两位作者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都是全球最顶尖的营销战略家。
    这是本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的营销书。全书一共22章,我将其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1-5章):定位的基本理论,包括基本定义、当前的信息传播过度现象、人的心智简化,以及简单阐述如何进入人的心智四个方面。

    第二部分(6-8章):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定位,包括领导者、追随者、竞争者。前二者是依据自己的优势定位;而对竞争者定位,是依据竞争者的劣势,重新给它定位,以打破它在人们心中原有的心智,构建新的却是不太好的心智。

    第三部分(9-13章):关于名字的定位,包括如何选择名字,以及避免名字的一些陷阱。

    第四部分(14-19章):案例分析,分别是公司地位、国家定位、产品定位、服务定位,以及银行和教会的定位。可见,定位,无处不在。

    第五部分(20-22章):关于个人的定位,包括个人职业定位、成功六步曲以及个人定位的游戏规则。

    以下为本人个人对《定位》的理解和笔记输出,有些观点为个人看法。另外,第四部分不再详细讲啦。

    第一部分(1-5章)定位的基本理论

    定位,是以一种新的传播方法。定位的产品可能是围绕一款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包括企业、银行、宗教甚至国家,或一个人。

    但定位的对象不是这些产品,而是这些产品的潜在用户。定位,是在这些潜在用户身上下功夫,让产品进行潜在用户的心智中,让他们记住产品,并产生一个形象。

    但是如今过度传播的社会和过度简单的心智(头脑)之间产生了矛盾。

    社会的传播媒体过度,电视电台报纸杂志这些传统媒体方式不必多提,如今光新媒体就已经让人措手不及。

    很多朋友使用微信、微博、知乎、简书、今日头条等平台接收信息,带红圈的数字从1逐渐变成99+。简书上仅仅「每天1000字」这一个专题每天就会产生400-500篇内容。

    除此之外,商品服务等不断扩充品类,以及随处可见的广告,使得大脑难以判断和选择。要使得自己的产品进入用户的心智更是难上加难。

    进入心智的唯一捷径就是成为第一。显然,世上的捷径没那么好走。但是人要适应这个信息爆棚的年代,大脑就会做出反应。它让你看到你只接受可以接受的信息,只看到想看到东西,并对过多的东西进行简化、分类。

    我为什么要将这本划分成5个部分,而不是22个部分?
    根据我们的大脑心智,我们能记住的内容,在7以内为最佳。在第4章脑中小阶梯中提到:

    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A Miller)博士的说法,普通人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7件以上的信息单位。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列出必须记牢的事项时多半只列到第七项的原因。比如:七位数的电话号码、世界七大奇迹、七张牌的“沙蟹”扑克游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等。
    **
    随便让谁说出某类产品中自己能记得的所有品牌,很少有人能说出七种以上,而且还是他们兴趣最大的那类产品。对于兴趣不大的产品:普通消费者通过智能说出一、两个牌子来。

    本书一共22个章节,要按记住22个部分很难,但是将文章分成五部分之后,就比较容易记得住整本书的大纲了。而每部分的章节不超过七,这样,每个部分的章节的主要内容也比较容易记住。这样下来,整本书的构架基本掌握了。

    第二部分(6-8章)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定位

    如果你是某个行业的领导者,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尽快走到捷径成为第一。这种第一的优势发挥的好,很有可能把老二甩开老远。如果不幸,遇到并驾齐驱的竞争对手,那就要小心与对手的每一场争夺战役,一旦其中一方赢了,就会有可能将败方甩开。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书中为此提供了一系列的战略。例如,不断地对潜在用户重复强化自己的形象。时刻关注对手的新动态,一旦发现对手的新出的、还不成熟的、前景很好的产品,就可以抓住机会改进,及时占据用户心智,千万别“老子天下第一,懒得听你瞎BB”;或者及时拦截对方。

    如果不领导者,是跟随者呢?跟随者一般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这个时候,就只能“钻空子”了,在《定位》中被称为“寻找空位”。比如高价空位、底价、性别空位、年龄空位、经销方式空位、尺寸空位等等,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需要注意的是,工厂空位和技术空位钻不得。产品是要好,但是定位,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制造一个品牌。

    我们可以给我们的竞争对手重新定位,也就是说要推翻竞争对手在人们心智中的形象或者观念,重新输入一个新的、不好的形象观念。听起来有点贬低对手的意思,但是黄婆卖瓜强。

    第三部分(9-13章)关于名字的定位

    看完这部分,我想到第一个是:公众号由原来的不能改名到现在的一年一改后,为什么如此多的号主感激涕零,鼻涕四流?名字,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进入人的心智中的门面。就好像我曾经叫曾小宾崽时,从来不会有人在不听我声音的情况下,默默把我当男生认了两年。

    如果有人跟你说“不要凡事都做伸手党,简单的东西自己去百度”。百度是什么意思?它是指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百度文库还是百度经验?统统不是。你根本不会思考百度的这些衍生产品,你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搜索。

    百度在中国人的心智中就是“搜索”的代名词,相当于国外的“Google”。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搜索老大。正如第三章所说的进入人们心智的捷径是“争当第一”。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名字毫无意义却被形象化了。(当然百度这个词是有意义的:千里寻他千百度 QAQ )

    这一部分,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品牌延伸”。作者列出4个单个案例,5个竞争案例,来说明品牌延伸的不当。当扩充其他品类的新产品时,不应该直接顺用现有的品牌名。

    因为为这个品牌已经在用户心理形成了一个形象,当新产品与该形象不符时,消费者不大可能为新产品买单。这是一种品牌心智。但是向原有的品牌借势取名,也未尝不可,不过是短期优势,并不利于长期发展。

    因此,该不该使用品牌延伸,还得看五个方面:
    1、预期销量
    有获胜潜力的产品不该用
    产量不大的产品则该用
    2、竞争
    没有竞争的地方不该用
    对手云集的领域则该用
    3、广告支持
    广告开支大的品牌不该用
    广告预算小的品牌则该用
    4、影响
    创新产品不该用
    一般产品如化学品该有
    5、经销
    非定做的产品不该用
    由销售代表上门推销的产品该用

    第五部分(20-22章)关于个人的定位

    这部分里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理论。就是说,一个人在成功之前犯错越多,失败越多,就越容易收获名声。爱迪生的例子就不多说了。

    我们看故事看电影的时候,如果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就越容易引人注意;如果人物之间毫无冲突和矛盾,情节平淡,主角一路顺风顺水成功,你大概会觉得索然无味,一路哈欠连天。

    个人和个人的职业定位的方式是找马。这只马代表了公司、上司、朋友、好点子、信息和自己六个方面。

    在找公司,如果平台不好,发展不下去,就像泰塔尼克号,船上是最好的水手,却没什么卵用。

    而好的平台就可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朝阳企业,具有更好的成长性。二是软服务,软服务比硬产品的发展要快很多。另外上司也要比你强。

    找到马了还不行,还有「成功六步曲」,即看清你现在所处的位置、你某个领域的专长、要超越谁、累积资金、坚持、地位是否与自己匹配。

    最后阐述了定位的游戏规则。你要参与定位,就要明白遵循这些规则:理解字意、理解人、对变化持有谨慎态度,并且具备一些条件,如眼光、勇气、客观、简单化、精明、耐心、有全球观念等品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粗读定位,定个好形象才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am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