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原生家庭》:学会面对“有毒”的父母

《原生家庭》:学会面对“有毒”的父母

作者: 文字妖晶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22:46 被阅读0次

        童年时期,父母说过你很糟糕或者一无是处之类的话吗?是否体罚过你?是否酗酒或吸毒?是否因为心情或身体状况不佳就对你不闻不问?你对此感到过迷惘、不安、恐惧、伤心或羞愧吗?是否不敢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愤怒?

        成年后,你觉得弄清自己的身份、感受和愿望很难吗?你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愤怒和伤心吗?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吗?你觉得放松下来尽情玩乐很难吗?你是否觉得有时自己明明非本意,行为却与你的父母如出一辙?父母还把你当成孩子对待吗?你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大多需要先征得父母的首肯吗?与父母意见不同会让你害怕吗?父母会用威胁或者令你内疚的手段来操控你吗?会用金钱控制你吗?如果他们不高兴,你会觉得是自己的错吗?你是否总是期待有一天父母会改变?

        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很可能带着原生家庭对你的不良影响在生活。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成年后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父母给予他尊重与情感上的慰藉,长大后,他也会希望别人这样待他,这种正面预期使人更坦诚且内心柔软;但如果一个人的童年充满焦虑、紧张和痛苦,那这些情绪将会演化为负面的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

那么常见的伤害是怎样造成的呢?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我们是为了他好”,“他们是为了我好”。父母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孩子做不到因就被训斥而感到自责,永远不开心。

2.不称职

因从小受父母控制,早早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长大后变成工作狂或者一直承担着当大人的职责,永远在高压之下。

3.操控型

企图维持孩子的无力感,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让孩子感到“离了我们不行”,让他们永远在成人的世界里当学生,实际是不希望孩子离开身边。

4.酗酒型

酒后打人,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将导致孩子对他人缺乏信任,成年后也可能成为酗酒者,或强迫性重复找一个酗酒伴侣,企图进行管教。

5.身体虐待

恶魔型,父母把孩子当做发泄对象;幼稚型,父母本身还没长大,要和孩子争斗。孩子容易产生抑郁症、恐惧症。

6.言语虐待

把类似“我真希望从来没生过你”,“你怎么不去死”这种话挂在嘴边,孩子易产生自卑,完美主义,拖延症,心里变态。

7.性虐待

孩子易产生肮脏,受伤害,觉得自己是异类无法融入社会的感觉。

8.有毒的家庭体系

那些逐渐累计形成的感受、规则、交流和观念,让年轻一代盲目顺从。遇到问题父母矢口否认,推诿指责,或是强行阻挠孩子成长,把孩子变成大人们争斗的武器,让他们学会保守秘密。于是孩子认为自己不能相信任何人,不值得被关心,永远都不会成功!

重点是应该怎么办?

1.避开原谅的陷阱

父母主动认识到问题所在,原谅这件事才有意义:释放痛楚与愤怒,让应该负责的人负责,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2.摆脱和父母的纠缠

紧密纠缠的亲子关系有两类:一是子女不断向父母屈服,把父母的需求和期待放在首位;二是子女对父母吼叫、威胁他们,或者和他们形同陌路。这两类亲子关系看似不同,实际上,只要你对父母的情感很强烈,他们仍然可以在情感上折磨你,继续控制你。

只有从观念上、感受上,行为上学会冷静处理和情感的独立,才能拥有选择的权利和质疑的自由。对待父母的控制时,要学会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学会非辩护性回应:“很抱歉让你失望了,我也很难过”,“很遗憾我不赞同你的意见,让我考虑一下”。冷静的打太极,会令对方沮丧。

3.不再自我惩罚

跳出自己的生活,用旁观者的角度对待自己,治愈自己。学会和自己对话,和父母对话(也许对面是空椅子),处理愤怒和悲伤,把它们转化为能量。

4.克服直面父母的恐惧

与他们对峙并不是为了报复,惩罚,补偿和愤怒,而是克服恐惧,改变自己,重新坚强地应对所有消极情绪,把父母给你的毒都化解掉排除体外,别让它们有机会转化成巨大的精神压力,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和对孩子的伤害。要么给父母写信,要么面谈。

写信内容应涵盖四个要点:

①曾经你对我做的事;②我当时的感受;

③我的生活受到怎样的影响;

④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此外,如果父母患病或者过世,也可以写对峙信,不寄出去,或者将信的内容读给父母的照片听。

面谈之前,你需要预测父母的反应。

比如父母说:“根本没这种事。”

你可以回应:“你不记得并不代表事情没发生过。”

再如父母说:“这都是你的错。”

你可以回应:“你可以将这些归罪于我,但我不会为你对我做的事承担责任。”

为了准备充分,你需要设想父母最糟糕的反应以做出应对。作者说,不存在“失败的对峙”,因为这样做给了自己过去的生活一个交代,也让父母坦承了你生活的真相。只要有勇气迈出这一步,你就获得了成长,你将比过去更加坚定、更加勇敢。

我能改变自己

拥抱你内心的小孩,照顾好自己,同时也从自己开始改变,树立好做父母的职责,给你的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满足他们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保护他们免受身体和情感的伤害,关怀他们深层次的需求,给他们足够的爱和道德伦理方面的正确指导。告诉自己:“我能保护好我和我的孩子!”

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并不是那么简单,你会经历一个艰难而疲惫的过程。准备好应对挫折和失误,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地磨练自己。焦虑、恐惧、内疚、困惑对任何人来说都无可逃避,但这些魔鬼将再也无法控制你,这才是关键。当你可以更好地面对过去和父母的关系,并且把握好现在的相处模式时,你会发现,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和自己的关系将得到极大地改善,或许是生平第一次,你将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

《原生家庭》:学会面对“有毒”的父母

相关文章

  • 《原生家庭》:学会面对“有毒”的父母

    童年时期,父母说过你很糟糕或者一无是处之类的话吗?是否体罚过你?是否酗酒或吸毒?是否因为心情或身体状况不佳...

  • 《原生家庭》:超越原生家庭,享受人生自由

    你的父母“有毒”吗?面对“有毒”的父母,如何是好?你是“有毒”的父母吗? 《原生家庭》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大量真实案例...

  • 相亲要考察原生家庭?对!

    有毒的父母带来有毒的原生家庭,幸福的父母带来幸福的原生家庭环境。相亲要考察原生家庭?对,你往下看。 【再见妈宝男,...

  • 2020-06-25

    面对有毒的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应该怎么办? 不管你生活在多么幸福的家庭里,原生家庭一定有毒,只是毒性强弱而已; 对于...

  • 读《原生家庭》四 —— 心理学家教你如何为人父母

    《原生家庭》为我们阐述了面对有毒的父母和不健康的家庭,在成年后如何剥离负面的情绪,重建与父母的关系,找回人生的支点...

  • 原生家庭(二)

    《原生家庭》这本书带给我体验,昨天跟分享了原生家庭的一部分:自私型有毒的父母。 自私型有毒的父母概括起来有这几个方...

  • 你是有毒父母吗?

    什么是有毒父母?你是有毒父母吗? 有毒父母是原生家庭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提出来的,很多父母的存在就是一种毒药,...

  •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这个词非常火。所谓原生家庭,指的就是你与父母组成的那个家庭。有毒的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伤害可能是恐惧、自卑、...

  • 原生家庭(四)直面父母,解决问题

    了解7种家庭有毒父母和家庭模式。在前面的文字中,我们要学会面对痛苦,拥抱痛苦,认清与父母的关系,重新界定自...

  • 05.13.2019原生家庭

    再听樊登读书的《原生家庭》,自己就是有毒父母的制造者 一、有毒家庭时行为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2、不称职的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生家庭》:学会面对“有毒”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gd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