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爸爸去哪里》的小诺一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6555/66ace8daed7a28a2.gif)
这个古灵精怪的小男孩,堪称“西游记十级学者”。爸爸询问他如何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诺一脱口而出就是台词:“嫂子,快把扇子借给我用一用吧?”
《西游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之一。可是,由于西游记所使用的语言半文白,厚厚的一本让人望之生畏。估计没几个小朋友能耐下性来完完整整的读下来。
我这个科班出身的文科生,四大名著也就读完了《红楼梦》。我所了解的《西游记》,基本上都是源自童年那些个暑假滚动播出的《西游记》的电视连续剧。
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使用好《西游记》的“周边”延伸书籍和连续剧也不错呀。孩子们从“周边”萌生兴趣走向古典名著,又让古典名著滋润自己的心灵。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6555/751c01b0809d9118.jpg)
这套《寻找美猴王》是《西游记》的一个非常漂亮的周边趣味游戏书。整套书用大幅精美的全景图画,再现了《西游记》中猴王出世、大闹天宫、西行取经等一个又一个经典的故事,小朋友们越玩越开心。
来看看具体有哪些玩法吧。
玩法一:有意思的寻物游戏
这套书的书封说明了本书的重要使用方法——寻物游戏。大幅图片的4周分布着各种很有意思的《西游记》中的事物,整套书设置了近100个寻物游戏。
想把他们从那么大一幅画中找出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6555/b3340cd785961bd1.jpg)
比如,其中一个需要寻找的物品是二郎神变成的房子。那么小朋友们就要先从场景中间找到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那个具体场景,然后再找到斗法所变的小房子。
对了,他们变化而成的事物,总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个房子有什么bug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6555/4725bee8a04ade66.jpg)
这张姿态随意的彩图把孙悟空嚣张叛逆、无拘无束的天性表露无疑。那个抱着桃子大吃特吃的齐天大圣在书中哪里呢?自然需要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去寻找啦。
这些小小的寻物游戏设置,需要孩子们熟悉故事的内容,学会以大见小、以小见大,还考察了孩子们的眼力,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
在这些个孩子们宅家大喊“无聊”的特殊时刻,这是不是一个解救孩子和父母的宝物啊?
玩法二:按图索骥讲故事
全彩印刷美轮美奂的多张图片,根据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主题,呈现在一个8开无缝衔接的超大的全景图片中。每张大图片四周还挨个顺序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写明了故事的脉络。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6555/a86f5dc14502d2f5.jpg)
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有n种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的方式:
第一式:大标题复述故事法
对于熟悉《西游记》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先看看每张全景图的大标题或者全书的目录。
然后问问孩子:看到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故事呢?西游记里哪些故事和这个标题相关呢?
第二式:巧用线索提示故事法
和孩子一起看看周边的线索小提示,再仔细观察一下每一个提示所对应的局部图片,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试着将耳熟能详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第三式:先听故事再复述故事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6555/12a0396b5954b01a.jpg)
如果孩子对故事不太熟悉,或者是比较羞涩不愿意复述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翻开那本《寻找美猴王》的故事解读分册,也可以扫描二维码听一听有趣的故事。
成年人读书讲究用“输出倒逼输入”。只要父母能引导孩子不要太功利,相信孩子会乐在其中。
玩法三:好玩的查漏补缺游戏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6555/9f8b3d156699e578.jpg)
拿到这本书,我们全家人一起陪着孩子看了一集《大闹天宫》的动画片。
对照着这本书,我老公有一个疑问:
孙悟空大闹龙宫取宝,动画片好像只讲了金箍棒。这上面好像不止一种宝物吧?
这套书里的细节告诉我们孙悟空还从龙宫中获得了藕丝步云靴、紫金锁子甲和凤翅紫金冠三样宝物。
很多小朋友读书囫囵吞枣,看故事而不重细节。
我们可以用这本书的方式让他专注起来,设置一个个他们不知道又刚好能引发兴趣的问题,让问题作为一个个“钩子”引导他们去读原著。
比如:
孙悟空参加了七妖王结义,除了牛魔王,你还知道哪些妖王?
画一个红孩儿全家的“家庭树”。找一找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故事都出现在这套书的哪个角落?
读书的过程就是把书读薄,也是把书读厚。不是吗?
玩法四:跟着书籍一起再创作
刚刚说过,这套《寻找美猴王》的游戏书,最吸引人的就是绘画了。
一张张全彩印刷的超大图片,里面每一个人物的细节都纤毫毕现,性格特征一目了然。这么棒的美学熏陶,怎么能错过?
喜欢画画的孩子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们看书前自己根据故事情节来画画,或者是看书后临摹书中的图画,又或者是用孩子们自己擅长的国画、水彩、素描等其他形式再创作。
看着孩子们创作出的作品,说不定你会有惊喜哦。
……
还有很多其他玩法呢。
比如数数,让孩子们数数某张图里有多少个人物?又或者是有多少个孙悟空?
又比如情景扮演,让孩子们扮演一些他们喜欢的孙悟空。不过,一定要当心他拿着棍子把屋里戳的稀巴烂哦!
再或者是“一起来找茬”。《西游记》里有哪些故事不符合逻辑?那么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
……
一本很有意思的趣味图书,让孩子们宅在家里不再无聊。
你的孩子也可以像诺一一样,成为“西游记十级学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