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学家的考证,中国在明朝以前的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在文化、经济与科技一直排名世界第一;我经常去乡下,很多农村的简单石桥没有用水泥、钢铁即使距今十几年了依然能正常使用;我上大学的时候爱去北京周边地区爬长城,那些位于乡野的古长城,即使经过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日晒依然屹立着,要知道那些可是用很普通的泥土烧制而成,既不是钢筋混泥土也不是花岗岩;再看看今天经济科技相当发达的我们,很多建筑的质量反而回不到古代的水平!
想想我们国人缺的并非技术,而是古人那种工匠精神,那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第一: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了崇高的敬意和热爱;这点当今的日本人和德国人比我们的确要做的好;日本人不仅仅在高科技领域远超过我们,即使在很多技术含量并非很高的产业里也做的比我们好,比如拉面、筷子等等,为什么呢?我们中国很多的生意人、手艺人、农民总是把职业作为跳板,农民打心眼里瞧不起农民这个身份,拼命教育自己跳出农门,生意人玩命挣钱只是为了让子女将来有更多的金钱去从政或者做轻松的工作,手艺人也只是把手艺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很多人从内心并不认同自己的职业,这样就谈不上传承了;为何日本人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武士刀、拉面、家电呢?我想职业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以自己的技艺为荣,正是本着这样的念头,他们一辈子致力于技术的提升和改进,并代代传承;比如据说日本有一种职业叫磨刀匠,专门磨武士刀给刀开刃,他一辈子几十年只做这一件事,将这件事发挥到极致,做到全日本第一,并发展为家族手艺;这么简单而枯燥的工作人家能做到这样的极致,我想一定会有极强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而在我们中国,看看磨刀匠的情况,就能对比出两个民族的差距了!
第二:专一,让中国人专一是很难的事情,中国人最喜欢搞的就是综合化;但是人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聚焦于一点才容易出成绩,假如一个人精力分散就很难在一个领域有大的突破;这和放大镜的原理是差不多的,放大镜之所以能够产生那么高的热量让物质燃烧,那是因为它将所有的阳光与热量集中到一个很小的点上;徐志摩让人记住是因为他的诗,金庸让人记住是因为他的武侠小说,齐白石让人记住是因为他的绘画;所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集中注意力重点放在一个领域突破,而且还要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去细分,找到自己的定位,这就正于徐悲鸿画的马,齐白石的虾;徐悲鸿并不是画的所有动物和植物都能成为经典,他最拿得出手当然是《八骏图》了,即使徐悲鸿这样的大艺术家都是如此,何况我等普通百姓。在商场同样是如此,英特尔致力于电脑端芯片,高通专注于移动端芯片,张忠谋的台积电专心于芯片的代工制造;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专一是非常重要的,要集中精力去重点突破,这样才能在专业领域有一席之地,产生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专注,所谓专注就是要立定志向,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反复去重复,将其做到极致;将全部身心都投入进去,心无旁骛、一心一意,绝不能三心二意;这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都是比较难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虽然我们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成就,但是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肤浅、急功近利的氛围中,这无论是在价值观、工作还是婚恋方面都是如此;大部分都在努力追寻着用最小的付出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回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做事业需要一颗安静而平和的心态,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得起等待,要受得起煎熬,专注于自己内心所追寻的,只有这样才能出成绩!
网友评论
来此为君赞,只为君更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