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作者: 永远眼眶湿润 | 来源:发表于2021-10-18 13:54 被阅读0次

一听到邻居家那“砰砰”的开关门声,就知道家中有人的。

现在住的地方一年有余,对于邻居是陌生的,更熟悉的还是“砰砰砰”声音。

想想原来在老家,邻居不只是挨着房子的人家,村里人人都是邻居。因为每当走出家门,相互之间都会打招呼,有事了会照应,还可以去邻家蹭吃的。而现如今的公寓房,彼此回到家后就锁在自己的家里,与外界是没有联系的,少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少了邻里走动的往来,缺了温度。

刚搬来这个小区没多久,有次街道的阿姨上门需要我填写一张人口普查表格,填妥后阿姨问我,对门5室的租客是哪里人?大概什么时候在啊?

“哦,这个我不知道的”,我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不问还好,一问起来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着万一下次阿姨来了还要问我,于是做起了有心人。

这大楼的设计使我们与隔壁5室的过道挤在了一起,这样门就离得特别近,如果同时开门都会影响到彼此的,所以邻居家门口有动静也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邻居的下班时间不准时,每次到家后从未碰到过他们,更多的是晚上十点过了会听到他们“砰”的开门关门声。偶尔到了用餐时间,也总能听到外卖在门口打电话“我是外卖,请问你在家吗?”然后听到“砰”的开门关门声。我猜想他们一般是不烧饭的。

邻居是一对年轻恋人,偶尔在电梯里会看见,女人个高很时髦,男人个高很帅气。有次乘电梯下楼,我知道他们开门准备出去,于是电梯间里等了一会,然后问了一声“需要乘电梯吗?”,那个男的见我在等挺不好意思,让我先走。我们彼此虽知是隔壁邻居,但从未打过招呼。

有时听到他们回家时在门口说着话,听口音像是深圳福建等沿海地区的,讲的是粤语,声音很优美。

想起老上海的弄堂房子,黄昏时分大家齐坐一堂,聊着家长里短,那是市井生活的缩影,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如今很多人都是租房子而住,每个人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转,所以在邻里关系上是彼此陌生的。

相关文章

  • 邻居啊邻居

    我们搬进这个二手房已经快三年了,其间左邻右舍上楼下楼都换过了一圈。 刚搬进来的时候,对门神奇的住了五口人,两个老头...

  • 好邻居坏邻居不着面的邻居

    因为一直在外奔波,前后也搬了好几次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邻居,有的和我成为好朋友,互相关怀,有的事事生非,也带给我们...

  • 老邻居新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碰到要紧的事情,一时三刻亲眷朋友叫不应,就得靠邻舍帮忙了。旧时老房子里住的人家一般邻里关系都熟...

  • 邻居

    2018.02.25 早上,邻居黄阿姨又拎着两袋特产塞到我妈的手里了。然后便是持续良久的相互推搡,客客气气,满脸诚...

  • 邻居

    隔壁的叔叔阿姨从老家回来了,所有窗户都打开了,能看到帘幔在纱窗里随风飘荡,寂静了半年的窗子,似乎一下子活起来了。 ...

  • 邻居

    干女儿结婚。做为娘家人,我们按当地的风俗要连着吃三天酒席。今晚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我和家人早早赶到饭店,一对璧人早...

  • 邻居

    我们从北京到苏州已有三年了,数次搬家认识好多邻居朋友。在北京搬过八次家,真正属于漂泊一族,带着大闺女,一次次都往最...

  • 邻居

    广东话说邻居是“隔邻”、“街坊”,香港住房雪花形状的设计,使邻居这一词语更加失效。老死不相往来,隔墻如隔山,但是,...

  • 邻居

    她,是我家的邻居,多年前搬来的。她们家刚搬来的一段时间,可让我烦透了。每天,她都会来我家,张口便是借刀、借碗、借...

  • 邻居

    我有个一楼的房子,那种一单元门对门两户的楼梯房。 我很少回去,所以房子大多数时候空着的。 这儿是个老院子。我记忆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邻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hn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