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在乎他人,那么他一定需要非常在乎自己。当一个婴儿被周围人所宠爱着,并且有机会去自我欣赏,那么父母就是在为他日后发展出同情心做准备。
当孩子认可自身价值时,他就会觉得因为自己或他人的原因而抑制某些冲动是值得的。当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时,他就很少有动力去在乎其他人都经历了些什么。
从人之初开始,“爱”对于一个孩子自尊的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有机会体验成功,以及关注孩子发展出的各项技能(从幼儿园开始会更多),这也会帮助孩子更加珍惜自己的存在。
管教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没那么明显。但是,当一个孩子失控时,他是不喜欢自己的。当一个孩子失控但又无人管教时,他会怀疑父母是否真的认为他是值得管教的。而当父母真的管教他时,他也会怀疑父母是不是真的在乎如何帮助他面对那些愤怒与挫折。
一个人的自尊是通过一辈子的时间得到逐步稳固的,成功与失败都会对塑造自尊造成影响。这方面的学习从一个人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即使父母充满爱意,即使孩子本身很出色,但对一个孩子过高的要求也会伤害其自尊。孩子有可能会感觉自己不够“好”,没有办法如父母所期待的那样。
他甚至会把这些状况用来不断攻击自己,当他感觉自己总是无法满足父母或自身的期待时,管教就会让人感觉像是一种批评。
过高的要求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失败的。惩罚而非教育也会威胁到一个孩子的自尊,例如,责骂或者简单粗暴地不允许孩子做各种事情等。
不良行为有时候是一个孩子的抗议,也是一种注定失败时的自我保护方式。当父母因为孩子激烈拒绝成为他们所期待的样子而恼怒时,也许应该后退一步,三思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并且再次调整那些要求。
一位妈妈对5岁孩子怒吼道:“我告诉过你把衣服捡起来并且把它们放好,每天都那么说一遍,但你从来都没有那么做过!你长大后只想做一条大懒虫吗? ”这个年龄的孩子依旧需要每天有人提醒他完成这些工作,甚至是洗脸刷牙之类的事情。
这对父母而言是烦琐的,但还不能期待孩子在这个阶段自己完成那些事情。只有通过重复,孩子才会最终学习到如何提醒自己去完成那些事情。在那之前,严苛的责备只会让孩子更加抗拒那些提醒。
当孩子可以接受周围人的温柔提醒,或者只是稍稍抗议一下时,那说明他已经内化了部分规则,把那些规则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而一个激烈抗议的孩子则可能是在表达他对这样的期待还没有准备好,或者那些提醒听起来更像是冒犯而不是帮助。
一些孩子甚至会把自己的健忘变成任性,并且拒绝接受批评。他可能会对父母说“ 我没忘记,我并不是故意那么做的”,这么说使他感觉自己仿佛能恢复一点自控。
当孩子面临一些影响其学习或社交的挑战时,例如学习障碍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特别是在还没有得到确切诊断的前提下,他们的自尊很可能会受到损伤。
如果管教是以严厉批评的形式呈现出来,他们一定会用“坏”行为来加以抗议的。
过度表扬同样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孩子无法承受太多的表扬,那会令他感觉不到其中的价值,也难以认真对待那些评价。
有些孩子可能需要通过不良行为来检验那些听上去令人感觉良好的表扬究竟是不是真的,或者促使父母从过度表扬的状态回归到接纳孩子如其所是的状态。
当孩子努力控制自己想要打人、咬人或扔东西的冲动时,他们必须看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
当成年人针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时,这反而会让孩子们相信自己真的很“坏”。这些标签会成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相反,要帮助那个实施攻击的孩子平静下来并抱抱他。他需要知道这些行为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并且需要面对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孩子就会独自面对失控所带来的恐惧。他会不断打人或咬人,直到他知道会有大人来制止自己。但父母也必须同时表现出爱与信心。孩子必须学着去相信自己内在善意的部分,并且对于自控心怀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