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作者: 莓莓味 | 来源:发表于2020-09-21 22:51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的最高荣誉:在工作中,是一位好员工;在朋友中,是一个好伙伴;在爱情和婚姻中,是一个好伴侣。——《自卑与超越》


一直不敢讨论关于心理学范畴的话题,可能因为我本身就会被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所困扰,当我内心的郁结得不到排解时,我总能用这这本书里的某些观点,让自己得以解脱。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弗雷德·阿德勒,书内容的梗概,我主观的去介绍,对于个体而言,是没有太多参考意义的,我想就我的生活和工作而言,来阐述一下它对于我的启发。

阿德勒提出:人类所有面临的问题归类于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三大类。

单单这句话,我咀嚼了很久,最后发现,我的生活的确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拓展开来的。我所有的逆境、难过以及开心与兴奋,都来自于这些方向。

我常常会因为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而感到难过:在课堂里,我想要照顾所有孩子的情绪和输入输出,但是结果并不是那么完美。即使我研读过多少本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书籍,也不能解除这种疑惑,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付出和收入不成完全正比?

我也常常会因为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过于温柔和妥协,导致遭到同事的“恨铁不成钢”,同事们好心提醒我:不要对现在的家长太客气,太面面俱到,否则,那就是工作噩梦的开始。

这是两个方向的问题,一个关乎工作,一个,关于沟通。

我的矛盾点在于,我尽我所能,错了吗?我与人为善,为人着想,是不对的吗?

书里这么回答我: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但是会对人的命运造成影响。也就是说,我的性格部分来自于我的经历,但是这个决定不了我所有的行为,可是,与人为善,为他人着想的这个出发点,会潜移默化影响我慢慢的成为一个正方向的人。我也坚信这一点。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观点:想要消除我的自责与自卑,也可以说是不自信,需要我把我的所有输出与行为和这个社会联系在一起。如果我整天纠结的点在于与人交流中、工作中,我个人所得到的多与少,那么我永远走不出自卑的困境。

可是,每个人都在力争与众不同,但是却并不明白自己的成功和卓越是建立在为他人做贡献的基础之上的。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毛主席、周总理等伟人,会不求取得,只求新中国的安定与独立。为什么“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人一生为国奉献,会不图名利。也不理解为什么钟南山院士可以不惧病毒,坚韧带领人民战胜一次又一次生命的考验,却乐此不疲。

因为人活着就是要通过与人合作来谋求人类的福祉,可以使人有勇气直面一切问题和困难,并有机会获得成功,这个过程,就是治愈你内心深处所谓的自卑最有用的良药。

当我真正意识到把自己和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时,是在疫情以后的这段时间。

疫情期间,我努力通过线上学习,拼命拉起一个个准备放松学习的孩子,心理疏导也好,学习兴趣提升也罢,甚至是个别学习辅导,并且那个时候,我一直认为,我这样做,是遵循了我的内心:我感觉上很充实,没有任何惧怕。

即使有一些家长不理解,即使也会有同事反对的声音,我仍然觉得,我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

经过这段时间的“韬光养晦”,我们班的孩子不光语文素养提升了不少,最主要的是,返校后,我看到的,都是他们脸上的灿烂而阳光,我想,没有让他们在特殊时期对学习产生倦怠,这个就很有用。

社会是多元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同的声音。

心疼我的人,依旧在反对我看似无用的付出。我不是圣人,不过,我可以力所能及。如果,我在我的岗位,我不能力所能及,那我的内心该会有多么荒芜和空虚。

我慢慢学会了掌控,掌控自己所能掌控的事情,经常问自己,我还能做什么?对于自己不能掌控的部分,我选择无视,以免给自己徒增烦恼。

我尝试着,把自己和这个多元的社会进行连接。然后我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又是碎碎念的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卑与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ib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