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在创客营带着起点生涯的小伙伴为群里的22位伙伴探索自己的产品【定位】,说着“带着”,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5个伙伴里面我资历最浅,可能除了努力和时间我也没啥,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跟高手一起工作是多么的“酸爽”。
第一次正儿八经做运营,踩了坑,也误打误撞做了些大家觉得不错的事。这里就一起哪来分享吧。
1.定位好运营的对象,找到他们的需求
这要从我对创客营的理解说起。我记得玉小姐跟我第一次电话确认的时候,问过我“你认为创客营是什么”。我当时想,当年做生意很难,但淘宝让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做生意的成本变低,淘宝做了一个平台推动这个事业。现在做生涯也不容易,创始人希望做这样一个平台推动生涯事业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受益的应该是创客营的个体,希望跑完这一轮下来,群里的每个创客伙伴都能走通自己的商业模式和产品。
如果我们没有确认好群内成员来这里的目的,可能就会陷入自嗨模式。
你想打磨的产品是你的客户想要的么?就算在你的价值观里重要至极,只要客户觉得不重要,都是白搭。也正是在创客营给我上了这么重要的一课,商业运作切忌自嗨。
2.活动也是产品,要重视客户体验感。
活动第一天活动发布的时候,李志鹏老师马上给我发了一个语音,说到我们用的模板会限制群里小伙伴的思考,就是那个传说中“你学到哪三点知识?你有哪三点反思?你有哪三个行动?你有哪三个期待”。如果我们在第一组的活动之上还没有迭代,那就说明我们没有创业者素质。
认真讲,平时自己的领导也不会这么直接劈头盖脸地说我。但这才真正让我认真想了想什么叫做“创业者素质”。他应该不被常规做法框柱,直接看到目标和客户,不拘泥于形式,甚至不受限与先有的形式。因为创业毕竟是做一件也许别人没做过的事情。
我愣住了,我们团队在做活动大纲的时候,没考虑过如何呈现会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内心感受更舒服。
重视客户的体验感,舒适感,才可能激发推动出客户更多的投入。
认真的,我到现在也不清楚自己有没有创业者素养,但我觉得没关系,重在参与,不断打破自己的边界,去探索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更加重要。
3.学会借力专家和主理人
后来我们这周的运营被推向活跃期,是晓莉软磨硬泡请到了几位导师给伙伴们答疑,和前辈分享心得。这个群里的伙伴的需求是有问题但不知道怎么提这个问题,而需要别人帮助他指出错误。其实这个还是因为没有实践,所以只有想法,得不到市场的反馈。
同时之所以这次活动整体比较顺利,也是因为在活动形成的过程中,听取各个导师和主理人的意见,虽然每个人意见不同,但都给了我们一些修改的方向。
如果以后自己独立做运营,提前想好借力哪些大咖也是重要的一环,也可以是运营的卖点。
4.让客户觉得你的产品是有效的——最小可交付结果mvp
这也是一个在讨论方案过程中睡睡学姐教的,刚开始我们希望把一周作为周期,通过前四天的学习,再在第五天的学习做一个输出。
后来睡睡学姐根据她培训的经验,给我们一个理念叫做最小可交付产品––mvp。
她问我们,客户怎么知道自己学到了有用的东西,而不是一堆知识。然后我们恍然大悟。
其实在这个群里我感受到的最大的是“学再多也没有用,也许是你没有用。”没有实践的学习都是耍流氓。我们这些知识过载的“创客们”已经焦虑得不行,更多地学习只会让彼此更焦虑,
所以不管对于教学,还是关于为创客服务,都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每一次每一天都有一个实践的输出,MVP-最小可交付产品。
有可交付的结果丢进群里,不断其他伙伴被拍砖、打磨和反馈,才会让客户意识到自己真的有进步,只有看到自己的进步,才可能继续投入。
5.保证高效的微信群会议
很多CEO都跟我说,大家散落天南地北,而且很多人都很忙,把大家联系起来会很难。所以感觉沟通耗费的时间很多。而我很奇怪没有这个感觉。
我想了想,原因有几个:
①微信开会的时候常常有些伙伴来不了,但在我心目中并不影响整体的推进。而有的伙伴会纠结这件事,不一定要完美,更好地完成更重要。
②研读大家的简历,了解每个人的特长然后沟通,让大家知道自己的认真和关注,这样会影响他人,也更有利于合理分工,减小沟通阻力。
③提前安排大家都有的时间,提前给出会议目的,严格控制时间,不要让大家觉得会浪费太多时间,而且在实践中发现中午的微信会议会特别有效,一边吃饭一边微信开会,非常节约时间。
④这种弱链接尊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谁和谁之间都没有利益关系,凭着一种初心和理想,和平时自己的下属是有些不同的。
6.责任制降低运营风险
这是项南老师告诉我的,“项目管理的精髓”,所以在大家都很忙,可能会出现临时没时间的情况,每个人轮流一天,这样会有效避免这种情况,也是人力资源最大化的节约。
7.如何提高运营活跃度的问题?
我觉得第三周的活动运营做得比我们好,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对客户没有限制,重视体验感。
不断创造可能性,他们的任务文案中有一句话打中我“你说了算”。
而且每个人物都是用图片的方式,更容易记住和保存。
当然这对运营的要求非常高。
②发掘伙伴中的榜样
为各个领域的小伙伴树立前进的榜样。也增进了大家的互相了解。
③产品更加直接有限
产品这个部分,直接出海报或者软文都是跟市场最直接接轨的产品,所以活动的实用性非常强。加上利用集体的力量,就让伙伴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创客营确实让我看到越来越成熟的运营团队,越来越精准的定位和越来越成熟的产品。
就像我们每个人越来越接近那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