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打开手机,看到朋友发了一条微信:“每天感到深深无力感,我该怎么办才好”,我非常理解这种无力感,它会让人感到无助、无能和无奈,因为有段时间,我也被这种无力感包围着。
那时的我,自我评价过低,做事情总是怀疑自已,日子过得昏天暗地,当这种无力感压得我喘不过气时,我才意识到不能这样干耗下去,必须要寻求解决的方法。说来也怪,当我下定决心摆脱这种感觉寻求改变时,这种无力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那么,面对无力感,该如何应对呢?以下这几招帮助你摆脱无力感。
1 弄清无力感的定义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时候,一种弥散的、无助的和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无力感也由此产生。
当无力感出现时,我们的内心状态是“想做什么都做不了的状态”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觉得凭自己的能力改变不了现有处境的情况”,无力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下降、懒惰、消极被动、焦躁不安、筋疲力尽、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等,这些都是无力感的症状。
2 寻找无力感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这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后来的调查发现,习得性无助同样出现在人的身上。对于成人来说,“习得性无助”使他们相信自己缺乏能力以及感到挫折。结果就是,他们放弃尝试新的挑战,并且感到的无助。
“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一个人的归因方式。当个人认为造成他生活、工作、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认为无论尽多大努力,都将难以改变现状,从而降低寻求改变的动机,不愿做尝试性努力,得过且过。
“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当我们觉察到无力感出现时,给自已5分钟,冷静一下,平复情绪,重新审视自已,思考着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我们又一次体会这种无力感,可能是眼前发生的某件事情,也可能是之前遗留的问题没有解决,当想清楚这些,才能决定应该怎样做。
3 先接受现状再寻求改变
习得性无助行为,是我们大脑中长期储存的思维模式而做出的行为反应,当我们面对困难时,脑海中习惯性地认为“我不行,我做不好”,这种习惯性思维阻碍着我们改变,当我们一直沉浸在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中,情况只会变得越来越糟,我们变得越来越无能。
当我们出现无力感时,首先要接纳自已的感受,无论眼前的情况有多么糟糕,这些都是我们此刻最真实的感受,真实地面对这种无力感,体会这种感觉而带来的各种情绪,这个时候切忌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因为这样做除了消耗自身能量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当我们面对无力感时,首先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面对困难时,先思考着应该如何解决问题,而不首先否定自已,不必苛求完美的解决方法,只要立即行动,情况就会得到改善,从小目标开始,再一步步地提高。
4 勇于面对问题不做逃兵
当我们面对棘手问题,感觉自已的能力难以应对时,可以寻求外界的帮助,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要面对的,不要试图找借口,或者甩给别人,这样做看似轻松了一些,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如果我们遇到问题,总是想着逃避,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逃避上,却忽视了如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只是暂时把问题隐藏起来,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当我们下决心要勇于面对问题,不做逃兵时,就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成功会催生更多成功,失败也会催生更多失败。
如果已经失败很多次,那就需要很多次成功才能克服失败的挫败感,所以从制定一些小目标开始,让自已不断尝到成功的“甜头”,训练自已积极的思考方式,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5 做好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发现,很多时候,是我们把自已一步步地逼到无力感。当我们接受某项工作时,因为我们没有提前规划,因为拖延,常常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为止,最后不得不火急火燎地完成任务,敷衍了事。
例如,要完成领导的会议讲话稿,从布置任务起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查资料,上交一份高质量的讲话稿。结果惰性却指引着我们一直拖着不去做,眼看到了最后期限,一方面要完成讲话稿,另一方面还要完成手头的其他工作,这让我们开始焦虑不安,最终拖延把我们逼到了死角。
生活中,还有很多重要而不紧迫的事,往往因为时间要求不太急,便一拖再拖,始终没时间去干,以致于越拖越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著名的‘四象限分析法’提出,我们要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这是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的核心,尽管这些事不紧急,但它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业绩等等,只有养成“做要事不做急事”的良好个人习惯,工作起来才会驾轻就熟。我们只要提前做工作计划,保持良好状态,就会避免了临阵磨枪的焦虑和尴尬。
美国的心理学者马斯洛认为:“人类要想积极地和他们自己相安无事地生活下去,音乐家就要创造音乐,美术家就要画画,诗人就要写诗。”这句看似很浅显的话,实际已经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对待生活,重要的是心态和做事的原则。
从今天起,我们尝试着摆脱无力感,让我们有能力迎接各种挑战,实现心中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