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王国维《人间词话》之《物我需两忘》谈到: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春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最后一句很明显地点出了他的喜好,古人的词,写无我之境的显得很少了,而正是写无我之境的才是写词中的真豪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远地自偏,心融于南山,眼见菊花,鼻嗅花香,不骄不躁,不慌不忙,此是人生自在悠闲的大境界。
似乎人就是这自然景物散发出来的气质,不需浓墨重彩。这便是先生崇尚的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人性之美。
物我两忘的境界,不会高兴便要狂叫,也不会悲伤便要嚎啕,一个人在心智成熟后不会如此地简单地表达情感。
人性之美,莫如自然,也能够如溪流潺潺,发出悦耳自然声响。
”得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知。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物我两忘的境界是暗含哲理的人生大智慧,唯有悟透生活的人才能真正融入生活,真实地享受生活,把握生活;是珍惜自己,珍惜他人,珍惜时光的人。
这样的生活,少了功名利禄的计较,多的是清心寡欲的悠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