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有言:“耳根如风谷传声,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不著,则物我两忘。”是非俱谢、物我两忘就是一种至高的中庸境界。”,“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即是用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最适合、最恰当的状态。《小窗幽记》言:“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鉴赏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山居本是愉快的事,如果起了贪恋,又与俗世有何不同?爱好书画是高雅的行为,但过于无厌,跟商人并无二致。所以万事有度,万事有度所以过犹不及。
而我认为,中庸是一种通过长期“正心、诚意、修身”来达到的,一蹴而就或者肤浅的理解则易变成无原则的调和或折中,凡事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做和事佬,这是一种庸俗的中庸之道。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中庸对民族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梁漱溟先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特点之一是圆熟老到,他说:“此盖为中国民族品性之总括的特征,故列以为殿。其涵义有:悠悠然不慌不忙、稳健、老成持重、心眼多、有分寸、近情近理、不偏不敬、不露圭角而具有最大之适应性及潜力。”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褒义的评价,相反,我认为中华民族的劣根性有很大一部分源于这种庸俗的中庸之道。且看今日腐败之风盛行,就是因为部分官员在受与不受之间无原则的中庸;老人倒了扶与不扶的困扰,正是由于道德与反道德的中庸。
真正至高的中庸境界则应是非俱谢、物我两忘的双重融合,而这是需要长期的修身来达到的。正如古有’“锋芒毕露”与“韬光养晦”这两个成语,锋芒毕露者如杨修,在袅雄曹操的面前,那过人的聪慧不过人眼中钉罢了,最后杨修魂归剑下;又如李白,横溢的诗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换来的不过是”御用文人”这个略显滑稽的官职。而韬光养晦者藏于世界一隅,难以被命运垂青,若孔明与刘皇叔无缘,只恐怕孔明也要躬耕南阳一世了。古时贤士迁客致力于修身正心都在琳露与不露锋芒之间难以抉择,而我们又何必去苛求快速达到中庸境界呢?所以,中庸是通过长期的修炼,排除是非于心之外,忘我忘物于心之内,此时此地,此心有度,才能达到真正的中庸至善。
所以我认为,在人生漫漫没长路中,首先应去追求一切尽善尽美,因为短期内的我们无法达到其正‘中庸境界,那么就去追求最好,在人生中不断拼搏,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在一切都准备就绪时,真正的中庸境界自会达到,那时候,停下来,去正视所得到的和得不到的,由内而外学习中庸的智慧。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在人生路途中循序渐进的追求中庸境界,这不正是中庸精神的体现么?所以,此时此地,无需彷徨,此时此地,我心有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