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般若
其实我也想不熬夜是的,我就是那个,经常熬夜,熬到黑眼圈重到要用厚厚的粉底遮住的孩子。我相信周围也有不少人跟我一样,做不到晚上10点前就入睡,有人是因为工作加班,不得不熬夜,为生活无奈地透支自己的身体;有人是因为东想西想,睡不着,或者有强迫晚睡的习惯;还有人......
那么你呢?
农耕时代,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发达的科技文明倒也促成他们规律的作息,日子平淡而安稳。而现代愈来愈发达的新兴科技,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文化已成为主流。
晚上睡觉前总要一遍遍地刷朋友圈,看着别人朋友圈里晒的美食、美照、心情吐槽云云,再不咸不淡地点个赞刷下存在感。关注了好几个娱乐或者心灵鸡汤类的大V号,草草浏览了一下,大致了解具体事由,以便不让自己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快消时代落伍......
当所有的未读红点都被自己一个一个点掉后,终于如释重负,好像完成了一件重大的任务,脑子此时隐隐有些晕,遂放下手机。
然而,刨除掉你本身对信息的刚性需求,实际意义,又有多少呢?
你迟迟不愿入睡,是真的因为有特别重要的事或工作,还是因为对焦虑和孤独无能为力?
很惭愧的,我是属于后者。
认真审视一下自己,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忙,晚上入睡前,刷微博、微信好像并没给我带来什么裨益,只是无尽的黑夜和孤独,促使我找个排解的方法来解救自己的焦虑,对人生,对未来的焦虑。
在熬夜已经变得习以为常,身体也屡屡发出警示,接二连三地生病住院,并且都是小病引发的,终于在一次体检中,大夫无奈地说:
“小姑娘啊,不要觉得年轻,就可以任性。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再熬夜下去,可就不是轻度神经衰弱那么简单了!”
我愣住了,一时竟生出些许恐慌,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好像嗅到了日薄西山的味道。
一个模范典例,央视主持人董卿,不管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气若幽兰,还是《朗读者》的灵秀天成,都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真正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董卿能获得如此不俗的人生高度,与她自身的勤勉自律是分不开的。
试问,现今的互联网时代,有几个人能做到董卿这样,睡前阅读一小时,且手机等电子设备从不带进卧室?恐怕大多数都是像我这般,顶着两熊猫眼,抱着手机在网络世界里寻找安慰的孤独患者罢了。
生而为人,你是选择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还是从现在起,在保证健康生活的基础上,高质量地用好时间,让每一分钟都成为你为自己投资的筹码。
不熬夜,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难的自律。但是,请你从现在开始,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拒绝的时候拒绝,不把睡觉的时间浪费在无效的信息获取上,更不要在睡觉之前为明天焦虑。让现在走的每一步,都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好吗?
文/ 般若 图/网络
嗨,我在这里呀,真巧,你也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