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霞姐开着车,载着我们,从元坝绕到大坪,从麻溪开到婆婆家,走到半路莉姐就打电话说她骑着踏板摩托都到了。
这个路走得很好,也带我男朋友看了我曾经逛过的地方,大坪是一个石油厂房,建筑规模很大,我读大二那一年来看过,那时候周围还没有齐备的公路,现在原本好好的公路也有了磨损的迹象。小时候在麻溪的卫生院打预防针,一路走来又一路走回去,明显还记得所有打针的夏天都非常热,好像也有冬天,但无论是哪个季节,只要手里有几包零食,一路都不苦不累的,甚至还有点开心,虽然我很怕打针的,打针真的很疼。
以前到麻溪街上要过河的,有人撑船,最开始是个小小的木船,站在船上可以看到广阔的河面,水离我很近很近,河风吹在脸上,觉得山河都格外地清晰;后面变成了一艘大船,铁皮的,非常地高大,甚至让我觉得爬不上去,河两岸也多了粗粗的缆绳,有金属的成分,穿过船身,人们用一个有口子的木棒子咬着那绳,船就缓慢地移动,拉船的有时候有几个人,其中会有贪玩的学生。相同的是不论是大船还是小船,有时候需要喊船的,船夫在那一面不知道干嘛不过来,我们就会在这边喊他,具体喊什么、怎么喊,时间太久我也给忘记了。
现在没有船了,人和车都从桥上过,杨颖读初一的那一年我去过一次,初一的夏天,那时候正在码桥墩,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那年。她说有一次上课要迟到了,又没有船,她就问工人:“叔叔,我能从这儿过去不?”工人说行的,她就踩着数不清的鹅卵石,一路横跨了整条河流,现在想来,场面也是非常盛大的,毕竟那条河,真的非常地宽,我也很想横跨一次,贴着河床的那种,但几乎是不可能实现了。
连带着消失的还有河岸边的一座老房子,很小的时候有个乞丐住在那里,至今我也没想明白,乞丐为什么有房子呢。这乞丐还有一个故事,我十分有兴致地说给男朋友听。听说之前这个乞丐考上了大学的,有个女孩子没有考上,就跟他说把读大学的名额让给她,等她读了书回来就嫁给他。乞丐让给她读大学了,但是却没有等来这个媳妇,他就靠着捡破烂为生。现在我都对那个建筑,那个人的形象非常有印象,听说那个故事已经有十七八个年头了,那个建筑也消失十来年了。
路过观音寺,春霞姐说给男朋友介绍一下这个。说实话,我只知道观音寺很有名,为什么有名,这二十来年,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小时候是听说去观音寺拜拜很灵,最小最小的时候,大致是二十年前左右,进去里面是不要钱的,后面听说观音寺里面很多地方坏了,政府要修,关了一阵子,后面再进去就要收费了,几块钱吧,可我始终没有进去过。刚刚百度了一下,发现观音寺始建于南宋时期,占地七千多平米,是个古建筑群,乾隆年间重建的。就挺震惊的,我对这么个出名的地方这么不了解!
以前莉姐在中土读书的时候我去的还比较多,始终搞不清楚婆婆说的“ma qi her”到底是哪几个字,刚刚百度观音寺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可以对照的——麻溪浩,就是那条河。赶场也会赶中土的,只是很少,因为真的很远,全靠走路。后面我读小学在刘家湾读书,相当于走了到中土一半的路,每天早上去下午放学回来,这样子读了两年,爷爷说该学英语了,乡里的小学没有教英语,以后跟不上,我就转到元坝读小学了,以至于上了三年级我学英语非常地认真。走了两年的路,到现在也是非常熟悉,它不同于一般的路,来来去去,学校与家都是终点,但两个终点都同样让人兴奋,满怀期待,这么多年,我可能没有再走过这样的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