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阳春三月,花红柳绿,天清气明,与夫携女同回乡下老家。
父母自年前去到城里给哥嫂带娃,离家实则已二月有余,因着清明要回家祭扫,因此,也只是早我们半天到家而已。
待车行至屋前的马路上,目光穿过已停了好几辆车的宽大的水泥坪,远远便看见:走廊前的铁丝绳上、架在两棵桂花树树叉之间的竹竿上,都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被套、床单、被子,还有侄儿侄女的小衣服,阳光下,清风中,翩翩摇曳。
伯伯伯母、姑妈姑父、叔叔婶婶、堂哥们都回来了,家里很热闹。
哥哥带着小侄子在屋外玩沙子,嫂子正牵着咿咿呀呀的小侄女蹒跚学步,屋里已收拾妥帖,厨房的灶台上摆放着新鲜的肉类、剖好切块的大草鱼、豆腐等等,煤炉子上炖着的玉米排骨汤已香味浓郁,深红色细筛子里装了半满的青翠荷兰豆,地上还堆着些汁液未干的新鲜油麦菜,还有养在水盆里的正舒展出慵懒的身子吐泥沙的小螺蛳。
我不由得感叹:“妈,这小镇上卖的菜就是比城里的水灵呢!”父母两个多月不在家,我理所当然地以为这菜是在镇上买的。
“哪里哟,这青菜都是刚从地里摘的,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春桃婶婶给我们的菜地浇了水施了肥,别看这油麦菜长的这么高,可都还嫩着呢”,母亲嘴里回着我,手里却还不停地在剥着小笋子。于是,我也蹲下跟着母亲一起剥笋子,小春笋炒鸡蛋,这是我从小到大的最爱,哪一年要是没吃到,便觉着那个春天都是不完整的。

短短半日,父母的勤劳、平日里与邻里乡亲的善意相处都在此刻一览无余。难怪父母在哥哥家的时候总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总是念叨着要回来。
大概,在父母心里,无论去到哪里,家总是还在这里


自上大学后,我在家长住的时间就很少了,虽已结婚六年多,但每一次回到爸爸妈妈的家回到这个生命之初十八年生活的家便心神安稳。在家住上几天,生活中的压力和焦灼都能得到释放。
孩子们玩的很开心


周遭这一草一木都透着熟悉和亲切,东边邻居家的大黑狗,西边邻居家的頽墙和杂树,周围的周围都是熟络的人,熟悉的乡音,浓郁的烟火气息让人心生暖爱。
废弃土砖房老地基处长着颗歪脖子银杏树

碧树蓝天

邻居家种的荷兰豆

唯一的区别,最大的遗憾便是爷爷奶奶不在了,那个每逢节日假期大家回去看望的两个老人都不在了,不会再有爷爷坐在走廊的破旧沙发上笑呵呵地对大家说“你们又都回来了”,不会再有奶奶往怀里硬塞一块蛋糕或一把糖果担心我们在外饥着饿着……
爷爷奶奶育有四子一女,只有父亲子承父业留在身边,当着一辈子农民。因此,孙辈中,也只有我和哥哥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小时候,每逢清明节,爷爷拎着篮子和祭品,父亲或是叔伯们扛着锄头,领着一大家子,去给爷爷的父母和爷爷的爷爷奶奶扫墓。
如今,这领头的人们换成了父辈们。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这两个曾围着奶奶身边叽叽喳喳叫着“老老”的小娃娃也长大了……

绿水青山见证,我们都将永远铭记。
谨以此文祭奠我的爷爷奶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