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吕不韦府邸。
厅堂内檀香缥缈,一片肃穆。突然一声急报,打破了这暂时的安宁。
家奴匆忙来报,外面来的是秦王的信使。正堂上,吕不韦大惊失色,此时的他面庞一片阴郁,仿佛似有大事发生。只见他慌忙整理好衣冠,匆匆走出门外,微微舒展着自己僵硬的脸庞,强露一丝微笑迎接信使的到来。
秦王九年,吕不韦因受嫪毐集团的牵连,被秦王嬴政罢官,勒令其迁往河南封地。现在已过一年有余,此时的吕不韦已远离朝堂,安然自乐。
对于他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偏偏就在这时,秦王的口信,却仿佛是一剂催命之符,迅速瓦解了吕不韦了的最后一丝意志,生与死,吕不韦必须马上决断。
信中秦王连续问到:“君与秦究有何功,得封国河南,食十万户?君与秦究属何亲,得号仲父?”
嬴政的连连发问,全面抹杀了吕不韦对大秦的功劳和心血,让吕不韦的心已沉到了谷底。
更令他绝望的是,秦王最后道出了他的目的,让吕不韦全家迁往蜀中,迅速动身,不得逗留。
当时的蜀中,还是一片未开化的不毛之地。让吕不韦迁往此地,秦王意思很明白,我是要你去死。
在商场和官场混迹多年,吕不韦当然明白这一切,他看透了嬴政的心思。
面对秦王的决绝,吕不韦并不是无路可走。此时的山东六国,或明或暗,对他的起了招纳之意,凭借吕不韦的能力,他大可换一个东家,继续他的前程。就算吕不韦不接受招纳,暂时前往蜀中,也不会速死。
但是吕不韦看罢信件,缓缓转身,回到卧室。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生或者死,这是一个问题。
既然不愿苟活,选择去死,吕不韦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自然有他的道理。他明白,只有速死,才能保全自己,保全家人,保留自己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严。
从商鞅变法开始,大秦就走上了强国之路。此时的秦国,北部已攻占上党,向南拔掉了南郡,对山东六国形成了合围之势,秦国对全国的统一,已经势不可挡。
吕不韦心里很明白,他选择任何一国,都不会阻挡秦朝统一的命运。与其做个流窜逃亡的政客,不如痛痛快快为一国去死,至少可以死在自己的心血之上。
吕不韦心里也很明白,秦国的严刑峻法十分苛刻,一户有罪,十户连坐。他曾经组织撰写《吕氏春秋》,欲采各家之所长,以期改变法家在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嬴政的冷酷让他知道,他所有的努力终将付之东流。
吕不韦在秦国的势力已让嬴政十分忌惮,如果他选择投奔他国,嬴政更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候,不但自己,连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会身首异处。与其一同去死,不让让所有的错,都让我一人承担。
他长叹一声,几乎泪下。
饮下这杯毒酒。
所有的荣华,都已烟消。
所有的富贵,都成云散。
终道是:任君用尽千般计,到头仍是一场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