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19322/4e80f9994eb0d840.jpg)
幼儿园园长是个什么官?估计比芝麻还小一万倍,可偏偏这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小小一粒灰尘,却能在教师眼中磨来磨去红了眼眶。陶行知提倡学校要民主,管理者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而当今学校大部分管理者都好像是拿着钥匙的老虎,偶尔忘了锁住牢门也无人敢言。是否能取消管理?我想按当今的社会规则和运转还是不能取消,蛇无头不行,众人嘈杂七嘴八舌的建议不如一个声音一锤定音对事情开展有重要作用。管理者作为一种社会选择的分配、分工制度,其主要意义在于提升效率,最基础的开端应该是希望这种制度能成为有益、高效的工具。创造出来时则是希望能将集体行为制约更高效朝着一个方向运行,而不是被少数人的意志所驱使。
如何保证管理者的决定和行为是正确的,或者能否有一个能指正管理者管理方法的制度或是团体内的监管机构,在如今社会,起码是在学校里,还是不足的。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本身就是一所好学校。看似是过于夸大校长,可实则是一点也没有言过其实,现实中真实如此。很多学校校长兼着书记,学校大小事务的决定权都在其一人手里,说是一言堂也不为过。校长个人愿意在学校推行民主,愿意接受监管并内心有明确的教育信念,才能真正实现集体的利益和相对的公平。而要获得正常该得到的管理,则要去赌校长个人修养,就跟去买彩票赌大奖一般难得。
当管理者变成独断专行的领导时,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便不请自来地聚集在身边为虎作伥。得过且过的“滥竽充数”在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庸的扭曲解读,便是最合理的执行方式。邓小平同志曾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我经历多次幼儿园检查,教育局为检查而检查,幼儿园组织所有老师开始一箱箱打印文件,检查专家心照不宣地喝着茶水,吃着水果聊着文件内的语病。幼儿园提前设计好检查线路,给检查组人员“带路”。结果还是看不到实情给点空意见、听不到真话乱走一圈、发现问题确实让整改,可至于后续如何,那便是下一次下一批专家的事情了。检查文件内把一分成绩说成十分,九分靠写、靠吹。容往往多是百度照搬照抄,如果一篇篇文件查重,恐怕多数难以通过。有些幼儿园领导抓工作“一刀切”,不顾上下左右,不管三七二十一,简单粗暴,来回折腾老师创新,搞园本,弄活动,搞过头了再指责教师不用心,不尽力。看似做的事都是好事、至于效果如何,是否劳民伤财则无人过问。教师加班加点做出成绩还好,最怕领导能力不足乱指挥,教师不做就是不服从管理,明知不合适硬做做不好就是不尽力。获得成绩都是领导的,背锅都是老师的。现实虽是如此,可依旧如故的原因是,官僚主义的方法降低了工作标准,保全了既得利益,故而大行其道。如何把权力关进笼中监管?是自古以来的难题,哪里都不例外。
该如何改变此类问题呢?能否在学校内仿造三权分立进行改革,书记有财务采购及岗位分配决定权,校长有活动安排,教育教学各类制度制定,人员安排建议权,工会有财务监管,校园管理人员监管权,三者彼此制约又紧密联系。将一家之言分成三家。同时教育局定期邀约学校教师匿名单访,发现问题则多邀请该校教师访谈,如问题是共性问题则由教育局出面调整。一家之言尚不全面,可若只缺这一声呐喊便能改变,何惜此一言!
生活从来都是泥沙俱下,美丽与丑陋并存。人生中存满了各种破碎拾不起的碎片。可这不是我们拒绝美好的理由,从现实的灰尘中落落大方地拿起扫把,就是最灿烂耀眼的夏天。人应该待在没有屋顶的阁楼上,迷失在天空里的每一个望不清的星星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