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元曲1(三首)

作者: 皓月生明 | 来源:发表于2021-12-05 07:54 被阅读0次

            作者杨果(1197~1269),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金朝末任偃师令(相当于县令),入元朝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为官清正,擅长作乐府诗。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其一)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到: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注释:1,若耶:会稽(今浙江绍兴)若耶山下的一条小溪,传说是西施浣纱的地方,因而又称浣纱溪。

            译文:月光笼罩下满城水波一片迷茫,美人依偎在画船上清歌浅唱,经常回忆起我们当年水上相逢的模样。如今却如远隔三湘,望断云天空自惆怅。那位美人笑着说道:“你我相聚就像莲花一样,虽然开放的时间短,但思念却很长很长。”

            解析:前半部分对男子情意的描述是精致、婉约;后半部分对女子的描写是鲜活、生动。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定和忠贞,也暗含她对男子的怀疑和嘲讽。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其二)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译文:采莲人唱着采莲歌,划着采莲船驶过杨柳岸。不顾寂静的夜晚,鸳鸯梦被惊醒,这一夜是怎么了?有人独自躺在江楼上,伤心的歌不要唱,南朝旧曲,会让江州司马泪眼婆娑。

            解析:作者亲身经历金朝灭亡,由亡国的痛楚,阐发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从采莲歌联想到南阳旧曲,由乐曲联想到哀音,作者的思绪经历了很大的跨越,但这种跨越产生了很丰富的审美效应,使曲作的思想容量变得更大。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其三)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译文:荷花湖上,采莲女子划船返回,晚风轻轻地把那翠绿裙儿吹得紧紧裹住身体,江上突然传来哀怨的琵琶声,引的人伤心流泪。盼着远方的人归来,可是荷花都开过凋谢了还没有消息,傍晚时分有多少凄凉的心事涌上心头,看那鸳鸯、白鹭随时随地哪有不双宿双飞!

            解析:作者首先为女主人公的相思设置了一个很美的场景。女主人公在“采莲湖”中,触目所及,只有一片凋零殆尽的残荷,可是远方的人仍旧“无消息”。琵琶本是为了转移思念之情,谁知却带来了更深的愁绪,以致她落下“数行泪”。末三句又回到“采莲湖上”这一具体场景中,描述女主人公所见之景并以此作结,将无尽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元曲以其天真率意、天然丽语弥补和丰富了中国古代韵文文学的形式和内涵,是一种完全独特的艺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2021年6月21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元曲1(三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up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