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元曲31 (九首)

作者: 皓月生明 | 来源:发表于2022-09-03 07:34 被阅读0次

作者:张可久。

【中吕】山坡羊•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译文:她乌云般的头发散乱开来,鸳鸯被里散发出一股浓香。她关上了房门,满怀伤春情感酣睡。窗外雪花像柳絮一样飞扬,小琼姬不禁雀跃欢呼:“下雪了,瑞雪兆丰年啊!”这一惊呼打破了她的团圆美梦,硬把她从睡梦中唤起。她满心懊恼地含娇呵斥:“是谁不成全别人的好事?呸,竟是你这个小丫头!

        解析:张可久为突出体现“闺思”的主题,从少妇生活场景入手,精心设计了相思的妇人被天真的婢女从团圆梦中唤醒冲突,塑造了少妇因思念丈夫而闷闷不乐的形象。

【中吕】卖花声•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译文: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园⾥⽟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显威名。往事难回⾸,东风⼜起,暮春时候⼀⽚凄清。

        解析:这首曲子在历史事件选取上颇有新意,三件事发生在不同时空、不同地点、相互之间也没有直接联系,唯有主题相近而已。相同的是它以景结情的收尾方法,令曲子余味无穷。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

        山容瘦,木叶凋,对西窗尽是诗材料。苍烟树杪miao,残雪柳条,红日花梢。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译文:秋天到了树叶凋零,山的容颜显得消瘦了。此景是从书斋里透过西窗看到的,而看到的都是写诗的好材料。日暮时的如烟树林,残雪下的柳条,艳阳下的花丛,美景处处可寻。有些人一得志就嘲笑别人,而失足时也一定被别人耻笑,这种势利小人哪能有闲看到这般美景。

        解析:这支小令是《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中的最后一首,主要描写秋日山容瘦削之美,尽得诗词意境,融合泼墨山水与工笔白描之美。

        曲子末尾重复对势利小人的嘲笑,暗讽这些人终日忙着在官场钻营,一身铜臭,没有欣赏美景的雅致。曲子对仗工整,声律和谐,并且词藻华丽,色彩丰富。既有曲子轻松的本色,又有宋词的凝蓄。

【双调】落梅风•春情

        秋千院,拜扫天,柳阴中躲莺藏燕。掩霜纨递将诗篇,怕帘外卖花人见。

        译文:是那竖着秋千架的小院,在那祭坟扫墓的三月春天,柳树荫间,不时传出了燕语莺啭。她抬起白色的衣袖遮掩,悄悄地递出一幅诗笺,怕的是被珠帘外的卖花人将秘密发现。

        解析:短短五句话,二十八个字,展示了一场结构完整、气氛紧张的短剧。将男女的风流情事安置在春意盎然的院落之中,以春景呼应少女怀春的情怀,使男女之间的情感更显得旖旎缠绵。

【双调】水仙子•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译文:每日里用蝇头小楷书写《老子》五千言,腰缠万贯身骑鹤,两袖白云诗兴勃勃身强健。有时赋颂庄生《秋水》篇,布袍宽松眼前风光月色美无边。名不上那琼林殿,梦不到那豪富的金谷园,做一个海上神仙。

        解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旷达无为思想、追求精神解脱愿望的散曲。整首曲子笔墨酣畅、形式参差,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曲中主旨通过最后一句“海上神仙”体现出来,这就是作者所追求的隐士生活,即摆脱世俗功名利禄的束缚,追求老庄超尘脱俗的生活。

【双调】水仙子•秋思

        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秋风昨夜愁成阵。思君不见君,缓歌独自开樽。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

        译文:秋天雁归南在天空排成的字形,想到夫君的归期在何时呢?她走到镜前看到自己消瘦的面容而伤心欲碎,秋风掀起的愁绪又阵阵袭来,都说酒能消愁,便哼着哀伤的歌闷闷饮酒。灯花挑了数次,酒也喝得半酣,此时才黄昏。

        解析:这首曲子主要抒发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思君不见君”一句增加了她的愁怨,因而索性借酒消愁,可无奈长夜寂寞,思念之情更重。曲子既有豪放风格,也有清丽特色,把少妇的愁怀形容得十分动人。

【双调】水仙子•西湖废圃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佩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注释:神仙环佩:泛指西湖繁盛时的迷人风物。

        译文:曾经夕阳下西湖苏堤上的亭谢苔藓等胜景就像颓废了的歌剧院,早已没有了当年遍地潋滟的美景,有几株老树静静地矗立于街市,只有孤单的乌鸦落脚而不见枝叶繁茂,当年留恋西湖的那些有名气的文人墨客如今在哪里呢?西湖笼罩在雾气下,英雄的白骨已成苍苔。花已飘零,富态不再,俯瞰仰观怎么看只有伤怀。

        解析:此曲通篇贯穿一种伤今怀古的情绪,作者通过西湖废圃的兴衰无常,抒发了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这首曲子充满哲理性,意味深沉,既有人世沧桑、物换星移的感叹,也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曲子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兼具诗词的含蓄典雅与散曲的活泼奔放。

【双调】殿前欢•次酸斋韵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朊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译文:当年严子陵的钓鱼台,已经有十年没有来了,野鸥对我也颇费疑猜。白云来往飞飘青山俯角容 颜未改,让我酣饮开怀。我没有伊尹、周公那样济世之才,如今要犯刘伶、阮籍那样健康情怀的病,像李白、杜甫那样吟诗抒怀还诗债。看酸斋先生在笑我,我也笑你酸斋。

        解析:此曲抒发了张可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渴望回归本真、回归自我,以吟诗、饮酒为乐趣的生活。

【双调】殿前欢•离思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春残否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谢,晓梦窗纱。

        译文:月色笼罩河沙,十年的心事付与琵琶。想念心上人懒得看那帏屏的画,心上人远在天涯。春天过去豆蔻开花,一片深情寄去鸳鸯帕,百花谢后酴醿独开冷清肃杀。梦中重游旧时楼台亭榭,梦醒时旭日映照窗纱。

        解析:从月夜的愁思写到黎明前的梦境,曲子写尽了情人离别后的缠绵思绪。在朦胧的月色中,曲中的思妇用琵琶倾诉十年离别的愁思,而思念的人却远在天涯,她只能在梦中寻得一点慰藉。

相关文章

  • 品读元曲31 (九首)

    作者:张可久。 【中吕】山坡羊•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

  • 品读元曲2(三首)

    作者张鸣善,生卒年不祥。原籍平阳(今山西临汾),官至淮东道宜慰司令史(今江苏地方行政长官)。 【中吕】普天...

  • 品读元曲1(三首)

    作者杨果(1197~1269),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金朝末任偃师令(相当于县令),入元朝官至参知政...

  • 品读元曲3(三首)

    作者白朴(1226—1306),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隩州(今山西河曲)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曾...

  • 品读元曲5 (三首)

    作者白朴 【双调】驻马听 吹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 品读元曲4 (五首)

    作者:白朴 【仙吕】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疑是杨妃在,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白,...

  • 品读元曲19 (七首)

    作者: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

  • 品读元曲30 (九首)

    张可久,生于1270年以前,卒于1348年后,字小山。或说他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

  • 品读元曲32 (九首)

    作者:张可久。 【双调】殿前欢•客中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

  • 品读元曲25 (九首)

    作者:乔吉 【双调】水仙子•怨风情 眼中花怎得接连枝,眉上锁新教配钥匙,描笔儿勾销了伤春事。闷葫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元曲31 (九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kf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