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大家谈到的生信都是指纯生信,那个时候的生信不用补实验就轻松发表,所以一般人都不会补实验,也没有必要浪费相关的经费和时间。随着生信文章的不断增加,生信就逐渐开始卷起来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开始补起来,起初就补一个PCR,感觉挺高大上的,文章也可以轻松发表。
然而,现在大家谈到的生信基本都离不开实验,很多生信文章都可以将实验补到了功能实验,有的甚至直接干到了机制研究,你说卷不卷。可能你补了一个PCR,感觉自己的文章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期刊主编或者审稿人眼里,在这么卷的生信时代,就补一个PCR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有些小伙伴就觉得很纳闷,明明自己的生信文章补了PCR,仍然遭到期刊的秒拒。
如果你将仅补了PCR的生信文章放到2020或者2021年,优势还是蛮大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2023年,当年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因为现在已经不缺补实验的生信文章,补了PCR、WB、免疫组化、功能实验的生信文章满大街都是。
生信除了内卷以外,还要面临着期刊的制裁。首先,就在2023年3月份,就有一些生信友好期刊被踢出了SCI,毫无疑问,生信版面又腰折了。还有更糟糕的就是有些单位开始不承认F、M、H三大系列OA期刊,而生信友好期刊基本都集中在这三大系列期刊。如果你的单位存在这样的政策,对于搞生信的临床医生来说,无疑就是在伤口上撒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