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时的每一次“惊天骇浪”,都事关读书!——我的读书故事(上)

少年时的每一次“惊天骇浪”,都事关读书!——我的读书故事(上)

作者: 文心岁月如歌 | 来源:发表于2020-05-08 13:42 被阅读0次

(序)

跟读书有关的早期回忆,就像一条条柔软的水草,荡漾在金色的水波里的,飘摇亦绚烂;亦如一缕缕亲切的云烟,在朦胧的暮色里,缥缈,惘然。

关于读书的大多记忆,都被岁月长河淘洗得亲切又模糊,独有这几个读书故事在日渐衰弱的记忆里历久弥新,生我骨血,予我警醒。

这些碎片式的小故事,写出来,记录我的生命成长中三段读书史(少年读书、青年读书、中年读书),用来纪念那些带给我欢笑和眼泪的尘封往事,亦表达对“参与我生命成长的你们”的深沉感谢和怀念。

(上篇)少年读书——每一次“惊天骇浪”,都事关读书

我出生于70年代中期,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家境不错,在我7、8岁的时候,就有零花钱买各种“连环画”看,看了很多,有《白毛女》、《岳母刺字》、《三打白骨精》等等,连环画封面多是彩色的 ,而里面多是黑白的,内页上面大部分为图片,下面两三行小字对图片讲解。这种小人书我到底看了多少本?不知道,只记得那一本本小小的“连环画”,一个小小的人儿沉浸在那“图文并茂”里很快乐,是那种即使有“甜蜜的糖果外加美丽的糖纸”都比不上的那种快乐,这应该算是我的最早的快乐阅读体验。

父亲在没有沉迷于“麻将”之前,喜欢看各种武侠小说。十岁左右,家里到处都是古龙、梁羽生、诸葛青云等武侠作家的印刷本,因此当同龄的孩子惊叹于电影《白发魔女传》、《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里的“刀光剑影侠义忠胆”的时候,我已在父亲的纸张粗糙容易泛黄的“武侠小说”里匆匆飘过。但记忆中的我似乎并不喜欢这些大部头,只有在没有小伙伴玩耍时,看到父亲整个人都沉迷在书中时,脸上时时浮现的愉快,便会拿一本来,想找点乐子,但那书实在太厚,不一会便弃之如敝履。但不久,我依然会在“寂寞”之时,被父亲脸上的“愉悦”感染,再一次拿起,翻着,再一次丢下。直到今天,我只要听到“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只要听到“冷风吹,天苍苍,哪惧雪霜扑面。”,我就想起父亲式的“愉悦”。直到今天,我依然没在“刀光剑影”里找到父亲式的“愉悦”,但这却成了我早期关于读书的快乐记忆之一。

母亲是60年代大学生,喜欢读各种“休闲书籍”,比如《故事会》、《小小说选刊》、《民间文学故事》等。“望女成凤”的母亲还为我订了《童话大王》、《语文报》、《少年文艺》,上初中后又为我订了《中学生》、《青少年科学》等。我不光读母亲为我订阅的各种期刊杂志,我还读母亲为自己定的各种成人期刊,那些故事远比我现实的生活要丰富、要开阔,也更有趣。

读书是快乐的,这些课业之外的快乐阅读溢满了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早期。

我什么书都看。

直到一个“血淋淋”的故事发生在我面前,仿若“平地一声雷”,在我的心里掀起“惊天骇浪”,惊醒了误入读书“歧路”上的我。

大约是初二的春天,我的长得好看又好成绩的同桌,迷上了一种新书。有一天午休,她用一种隐蔽又兴奋的语气,贴着我的耳朵说:“我在看一本很好看的书,等下老师进课室,提醒我一下。” 她开始对“琼瑶书”的疯狂迷恋……

初二的我也被这股“琼瑶风”裹挟了,家里的各种“杂书”一下子黯然失色,被弃之墙角,我也一下子“掉进”了这种“爱情童话”的暗井,上课眼睛盯着老师,脑子里播放着各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恨情仇”。

期末考试,我因成绩不好被母亲罚跪,而她却因家境不好被终止了学业……

第二年的暑假,和她一个村的同学,捎话给我,说她妈妈叫我有空去看看她——我曾经的好朋友和同桌。一进她家那门楼低矮的泥砖房,就看到她。她正对着院子里的天空自言自语,她穿着歪斜的花上衣,大热天脖子上缠着红毛巾,那失去少女血色的苍白,那曾经好看的灵活的大眼睛变得空洞茫然,突然她盯向我,大笑起来。天!她疯了!我心痛得不得了……

回家,流着泪。我把家里所有的“琼瑶书”,背着父母,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全部烧毁。在那焚烧的青烟的,为她流泪祈祷,祈祷她能恢复神智。为自己做一个“仪式”,告别这可怕的“精神鸦片”的仪式。

这件事过去快三十年了,每当我看到现在的孩子沉迷于新的裹着“糖衣”的“精神毒品”,我就会愤怒,就会想起那样一个花季少女疯了的样子……

这血淋淋的教训让我明白,这世间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年少的我们,有的书就是裹着“糖衣”的毒品,杀人于无形!在生命的早期,一个精神贫瘠的孩子遇见了这种裹着“糖衣”的精神鸦片,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自杀式”阅读。

在这个故事过去三十年的今天,新的裹着“糖衣”的毒品——充斥着色情、犯罪、变态的少年网络小说,依然侵蚀着一个个精神贫瘠没有辨识能力的少年孩子。

考上高中后,开始住校,我看“杂”书的时间被学业和“白日梦”占满,学校也不许看课外书,认为不务正业,我是乖巧的学生,一心只读“功名书”。

高二的一个炎热的晚自习,我的同桌眼睛红湿地,给我看她写的一篇“悼文”,她极爱的小侄子,在门口的水塘里玩水,溺死了,才5岁。“悼文”的具体内容我记不清,只记得中间有一句“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我当时惊为“仙句”,怎么可以把“死亡与凄凉”描述得如此“惊心动魄”,90年代初的高中语文课本里那么多篇诗歌,都比不上它,在那样一个炎热的夜晚,那样一个凄凉的故事做背景,那样一句绝美的诗词在我心里掀起了“惊天骇浪”,这句词一下子唤醒了我身体里对古诗词的敏感神经。从那以后,我总想在语文书里寻找这一类“绝美”的句子,滋养我少年内心对语言审美的渴望。直到今天,苏东坡的所有的词我都喜欢,所有的东坡“仙句”都能在我心里掀起“惊天骇浪”,我对于宋词的喜爱超越于唐诗,不得不说,就诗歌阅读来说,这首《江城子》是我的诗词“初恋”。

我庆幸:我的整个少年时代,读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杂”,却能“杂”而不“滥”。

我庆幸:在我读书的早期,我遇见了“宋词”,有了关于诗歌的审美体验。

我庆幸:这少年时期没有应试压力的“杂”读,完成了我生命早期的素质教育——自我教育。

整个读书时代,我都是老师和同学眼中“脑子好使的人”,不怎么努力,成绩却算优秀,我是那种理科读得好却被要求读了文科的人。

直到我自己做了老师,读了教育学,方明白这少年时期的“杂”而不“滥”阅读,开阔了我的眼界、培养了理解力,提升了思维,强大了我的自学能力。

今天,作为终生学习的践行者,我感谢——

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给了我早期的快乐阅读,培育出我的“精神花园”!

感谢出现在我“少年读书故事里的朋友”,是你们用血泪引我走上正确的“读书之路”!

感谢我少年时代的“杂”而不“滥”的阅读,奠定我后来成为一个合格语文老师的底气!

最后——

我呼吁:这世间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年少的你,愿这种裹着“糖衣”、杀人于无形的坏书能远离生命的花季!

(上篇完)

青年读书——稻粱谋里一师心(我的读书史  中篇)

中年读书——晨昏相伴似故人(我的读书史  下篇)

相关文章

  • 少年时的每一次“惊天骇浪”,都事关读书!——我的读书故事(上)

    (序) 跟读书有关的早期回忆,就像一条条柔软的水草,荡漾在金色的水波里的,飘摇亦绚烂;亦如一缕缕亲切的云烟,在朦胧...

  • 【20】我和樊登读书-正念的人生

    今天开简书新的文集-【我和樊登读书】系列,记录每一次与书友亲密沟通的故事,于我来讲,每一次的樊登读书线下读书会都是...

  • 事关读书

    我将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读书的经验列个清单。 读书理解如下: 1、生活中的大部分是不读书的。 2、读书并没有多么神圣...

  • 2018-8-14

    今日读书《故事经济学》 读书时间:上下班地铁 作者:莫小迦 我们小的时候都喜欢听故事,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晚上...

  • 都怨少年时,常悔轻读书。

  • 习静觉日长,读书觉日可惜

    古人说,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壮年读书如阶前仰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望月。少年时读书少没关系,现在再多读也不晚。 要养成...

  • 我和书的故事。

    想必每个人都自己读书的故事,我也有自己读书的故事。还有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故事我的故事就是读书。 下面我给大...

  • 100天航海之读书会 (20181102)

    从9月9日参加读书会以来,收益良多, 把握每一次读书会,让每一次聚会都变得有意义!这是我对读书会的期待! 于是,希...

  • 达康书记说“想读书却没时间读,好焦虑......”

    (谨以此篇送给想读书却没读书或读的少的你) 适逢世界读书日,我讲述一段我与一本书的故事,或许这个故事也曾发生在你那...

  • 读书

    我每天都坚持读书,那样我就可以少干点家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时的每一次“惊天骇浪”,都事关读书!——我的读书故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wx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