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文 | 浪浪子
轮值主编 | 智勇 值班编辑&责编 | 少将
第 7021 篇深度好文:4853 字 | 12分钟阅读
最近在办公室讨论:很多公司裁员、毕业生找工作难,但很多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而一位美国裔的同事竟然说:现在算好的了。
在美国,我小时候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时候,身边的人就是直接失业,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现在我们至少还有工作。在90后们诧异的眼光中,他淡定地说。
当下,很多从象牙塔中刚出来的年轻人,还幻想着一毕业就30、40万,包培训和职业道路辅导的公司。
但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像“象牙塔”里出来的人?
90后、00后从出生,全是往上走的好日子。经济高速发展、民族自信心高涨,以为从互联网、电商到移动互联网红利不断爆发,唾手可得的机会还将继续。
但事实却是:除去疫情三年的影响,经济本身也并非一直能快速增长的。好日子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转变认知的时刻已经到了:
认清现实,新常态之下职场需要什么样的人?
拉长眼光,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回归本质,在周期的起伏之中,找到自己的“锚”。
一、认清现实,先干再说
首先,认清新常态,身处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可能就是没有常态。
很多的赛道在面临宏观中观环境的变化,必将经历周期;经济环境也在经历起伏,国内外环境存在很多不可确定。以往的经验失效了,就必须先打湿自己,而不是站在岸边学游泳。
很多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毕业生都后悔了:早三年成绩不如他的同学,现在已经在大厂独当一面了,自己三年后硕士毕业,发现进都进不去了。
学校对于变化的反应,比企业相对会慢一些。如果想清楚了要就业,而不是持续在学术研究院深造,那么尽早进入实习、进入公司,先干再说。就像前段时间刷屏的一篇文章,来自美团的创始人王兴:《想起来全是问题,做起来才有答案》。
在饭否上,这位创业者14年累计发了百万多字,都是创业历程中真实的感悟,其中大量都和“知”与“行”相关。
比如,“有不少事情无法事前证明,只有相信。信或不信。”“万事起头难,起头之后更难。”还有这句源自王阳明“知行合一”,也打动了很多人:想起来全是问题,做起来才有答案。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意思是说,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没有行动,就无法验证和加深对于认知的理解,更无法改变行动。
其次,变局中每个人都面临着更大的考验,更需要放平心态、聚焦长期成长。
未知的考验是必然的,每个人都在面临一场极难的考试,那么心态的比拼就很重要。
犹记得前几年,媒体大肆宣扬“财富自由”,很多年轻人也把“暴富”挂在嘴边。
但这些短视的念头,除了增加焦虑情绪,对于现实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
一旦陷入短期思维,心态就容易崩。为什么我已经努力了,还没有赶上暴富的机会?
其实这个假设就是错的,绝大部分人包括巴菲特,财富的积累就是在人生的后半程。
90后、00后们所见证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浪潮,事实上从万维网、计算机的发展史来看,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积累。
互联网也绝不局限于流量的思维,却让很多年轻人陷入了流量来来去去、只有热闹、没有沉淀的恶性循环中。
不仅仅是对于年轻人,我们都需要在“无常态”中,保持清醒,保持平和,干了再说。
二、回归本质,转变观念
如何干?
回归本质,需要从浮在表面的一些大众媒体观点,走向底层,走向第一性原理。
1.忘掉暴富,投资自我成长,才可能在起起伏伏中站稳立足点
巴菲特在今年的投资人大会中,给年轻人的建议是“投资自己”。其实跟他所坚持的“复利”原则也一以贯之。
宏观不稳定、投资其他资产都风险高。那么,忘掉所谓暴富,专注自己的成长,才是本质。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我的成长放在首位,看重公司的自身业务和行业是否有成长空间,能不能让团队一起成长的公司。
也有更多的公司转变为“学习型组织”。
比如美团从百团大战中活下来,到今天发展外卖快递的自动驾驶,不仅有着快速应变、快速学习的基因,而且从整个创始团队开始,都倡导学习、思考和总结的组织氛围,并身体力行去分享、鼓励大家这么做。
正如王兴所说:“把想法写下来有助于思考,因为只有想清楚的事情才能写得出来。所以,我正努力多写。”
学习型组织形成了学习和分享的氛围,所以每个人都随时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组织能够进行快速迭代。个人的成长与组织成长紧密结合。
2.工作只是手段,你想成为什么才是目的
工作可以学习技能,但更重要的是磨练心性。大部分工作可能都只能陪伴你一程,重要的是你想要去哪里,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一份工作,可能都是帮助我们去修自己,更好地抵达未来想成为的那个人的必经之路。
前文我们提到王阳明,为什么能够成为心学的创立者,“知行合一”的哲学给每代人启发,其实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圣人。
即便别人甚至他父亲,都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他一直在坚定地行动,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但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中国市场涌现了很多红利和机会,一个风口下可能成立上百家公司,但拉长看真正走到3年、5年以上的公司,比例很小。
背后差异在于,创始团队是否想清楚了要成为什么样的组织,使命愿景是什么,能否支撑更多人为之奋斗,还是赚一票、踩个风口就走。
聚焦要成为什么,聚焦成长的路径,才能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修炼自己。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组织,工作只是经历,成长和突破才是目的。
3.工作现场有神灵
稻盛和夫说,工作现场有神灵。这份专注和用心,恰恰是这个浮躁、快节奏的时代让很多年轻人丢失的品质。
我们无法控制外界,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而当真正沉静下来,才能在工作现场进入心流、发现“神灵”。
稻盛和夫是从工程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企业家、哲学家,而他之所以每一步都踩得极其踏实,就是因为这份对于工作的“专注”,而且将其扩展到整个企业的精神,扩散到他所帮助过的数家企业,还在影响无数的践行者。
做任何事,首先就是古人所讲的“正心诚意”,而后才可能沉淀到真正的本事。
三、剧变之下,锻造真本事
环境的变化已经是必然,那么就需要锻造真正能够傍身的能力。
1.社会和人生的复杂性,要求能力更加复合
国内教育是“公平”优先的机制,在众多人口之下,高考制度一如延续数百年的科举,能够让寒门子弟拥有上升的通道。
但进入社会中后,这种应试型的学习就不复存在了,或者说再也没有闭环通道,让人只要专心学习就能考上好学校,达到功利目的。
所以需要意识到,真实社会没有这么单纯的闭环了。我们需要更复合的能力和认知,才能应对社会和人生的复杂。
我们看海外发达国家,很多年轻人会花大量时间去探索世界、“间隔年”去穷游,参加学校的黑客马拉松,法国的“高考”甚至还要考哲学。
正是这些看起来“无用”的学习投入,是复杂社会、漫长人生路所需要的。
2.社会竞争的多样性,越来越需要“π型人才”
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基于创新的增长越来越需要跨界能力的人才。
懂两个专业的人才,激发的效率比“专一”的人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
比如,既懂算法、又理解业务的人才,才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而品牌营销人才,随着中国企业的出海,现在很多也需要懂外语和海外市场。
中美的互联网新经济公司的创始人,很多都有跨界背景。而近几年的前沿科技、诺贝尔奖,很多也是交叉学科。
美团创始人之一王慧文曾说:当一个人在两个领域里面有认知的时候,他产生的威力不只是1+1,是1后面加个0。
他也曾分享,在美团创业初期,产品能比竞争对手做得好用、功能迭代速度更快。有一个核心能力:既是工程师,又是产品经理,两个角色合二为一,效率比他们快非常多。
“+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产业、赛道的共识,而懂互联网、又懂业务,也是很多企业转型的必需能力。
3.只有快速学习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正如美团王慧文所说,不要用“核心竞争力”这种概念把自己束缚住,给自己设限。
最重要的能力有两个,第一个是捕捉真正的行业机会的能力。
一个机会来的时候大家都容易出成果,这是一个时机问题。做商业也是一样,大部分行业的大部分时间是没有机会的,所以核心能力是先发现行业机会。
第二则是发现行业机会之后,根据行业所需,快速学习去建设相应的能力。
以美团的发展史为例,最开始做社交网站的时候,团队没什么核心竞争力,技术产品也不太行。
等到2010年要加入“千团大战”,与经验丰富的大公司竞争的时候,行业里评价说:美团这个团队产品技术能力很强,但王兴和王慧文两个人性格都比较内向,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管过大型的团队,他们应该经营不了这种大规模线下团队的业务。
当2014年开始做外卖的时候,行业的评价又变了:美团这个公司产品技术和销售团队管理都非常强。
2010年到2014年,美团发生了非常根本性的变化。到2014年,大家甚至觉得管理线下销售团队是美团的核心竞争力。
这四年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慧文解释道:“人非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不管是搞产品、搞技术,还是管销售、做管理,这些东西都是有科学的方法可以学,你只要沿着科学的方法学,一边学一边实践,实践后再学,这个过程中把很多错误的实践排除掉,把正确的方法放大,将这个能力逐渐建设起来。”
再看乔布斯,其实大学上了一年就自己辍学创业了,靠的就是快速学习,才能在接触到计算机工程、字体美学设计、包括东方哲学“禅”之后,能够在做中学,融会贯通。
但乔布斯毕竟起点就在硅谷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最前沿的科技和商业大佬。
我们不能光学创业,而看不到这些前辈每一年都在急速地学习、践行、变化;不能光学乔布斯辍学,而要看到他真正拥有的学习资源和眼界。
4.找工作需要价值同频,减少内耗
很多人会担心,人是否会变为“一颗被拧紧的螺丝钉”。从工作角度来说,如果找到跟自己内心价值观同频的环境,会让人更好地发挥能力、而不是拧巴地工作。
比如近两年,很多博士生不再选择金融行业,而投身产业。
2020年张雪涛博士毕业,他拒绝了基金公司的offer,加入一家科技零售企业做自动配送车的研发。他认为,金融业的模式是信息差,但他希望能做一些“能改变哪怕一点点世界”的事情。
实际上,自动驾驶和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在近几年大热,它们高薪抢人,上升势头明显。
在互联网大厂从事细分的前沿技术并不是一个专业人才最好的选择。但张雪涛不在意外界的声音。身处一个从零开始的技术领域,每一次小进步都是行业的一大步。
他自认是一个长期主义者,希望所在的公司也有同样的长期主义价值观,所以选择了目前这家公司。
四、长期主义看行业
在上十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孕育了最大的红利。
但是随着资本的关注点转移到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消费、硬科技等等“新风口”上,互联网还是一个职业的好选择吗?
我们回到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当中,我们会发现互联网还在继续往深广发展,等待下一次的“跃迁”。
5G的发展是不及预期的,同样缓慢推进的还有产业互联网、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等。但这些都基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之上。互联网大厂,也在这些新型应用上进行布局。
同时,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之本,更加具有穿越周期的韧性。即便在疫情之下,外卖、快递、共享出行的司机,更加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中间力量”。
经济问题基本上是“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真正能够驱动变化的是供给侧的变化,而能够驱动供给侧变化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科技。
像美团此类兼具人们衣食住行加上科技属性的互联网公司也许就能具备相对的确定性。
除了互联网行业,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生活服务业,都在自身的周期中,同时又受到人工智能、通讯、新能源等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迸发新变。
无论是从业者、投资者还是观察者,都要将目光从所谓风口,重新回到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商业本身的逻辑,才能在十年、数十年的人生道路上,形成复利。年年跟风,年年热闹,到头来可能是一场空。
在让人有些不安的剧变之中,我们需要拉长视野:
站在人生的长河上,不同的工作就像渡河的一只只小船。
站在历史的长河上,任何赛道都有周期,潮起潮落就是常态。
找到自己锚,风浪再大,也能在航行中感到心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