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大多数的创意从未实现?《让创意落地》告诉你

为什么大多数的创意从未实现?《让创意落地》告诉你

作者: 柔风细语阅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2-04-28 13:05 被阅读0次

有人想写一本书,有人想拍一部剧,每天我们都会冒出很多奇思妙想。遗憾的是,不论这些创意有多棒,大部分终究不会成为现实。这是为什么呢?《让创意落地》这本书告诉我们,虽然创意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创意的实现曲折复杂。

《让创意落地》介绍了为何大多数的创意从未实现,同时给出了如何让创意不仅仅停留在想象上,而是让创意落地。因为创意只有变为现实,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本书旨在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读者构建一种克服困难、实现创意的能力。

作者[美] 斯科特·贝尔斯基(Scott Belsky),相比别人关注激发灵感,他更关注如何让创意落地。身为项目管理大师的斯科特创立了彼罕思,其公司创立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提升创新界的项目管理,并为其赋能。

作者通过成千上万个创意项目的落地经验梳理,经过多年实践的淬火,发现将设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每个人都能学会,并最终形成这本书《让创意落地》。本书旨在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读者构建一种克服困难、实现创意的能力。

如何让创意落地呢?作者发现那些能让创意落地的卓有成效的创新人士和团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共性: (1)良好地组织与坚定地执行;(2)同伴参与和借助群体力量(3)创新事业的领导策略。本书也是围绕组织、群体力量、领导能力这三个部分展开的。

一、良好地组织与坚定地执行——把创意当项目管理

万物皆项目,管理个人财务是一个项目,处理个人税务、搬家计划也是一个项目,无形的创意也是一个项目。把事情或想法当作项目来管理这个事情就不容易被搁置。事情一旦被立项,就迈出了行动的第一步。

管理项目需要消耗精力。精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所有物。不论是谁,精力都取之有限。那么为了使项目有效进行,我们必须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如何管理精力,《让创意落地》也给出了明确的方法比如区分事情的紧急性与重要性,并调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精力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不要沉湎,不让所谓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比如忧虑,忧虑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我们分心,令我们无法将注意力重新聚焦到重要的事情上。

把创意当项目来管理,管理是有方法的,首要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经历,以更好得来管理创意,让创意落地。

二、邀请同伴参与和借助群体力量——借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要让自己单打独斗,学会借力,更容易让创意落地。可接力的人有团队、导师、客户、合伙人,当然还有亲朋好友。

想借力就要让大家知道你的创意,你可以通过慷慨分享创意,让创意透明化。多数创意最终孤独地凋零,因为它们没有被分享,结果终究成为过眼云烟。集体智慧远超过自己闭门造车,这将有助于创意的改进。

比如他人的反馈,反馈是一种强大、清醒的力量,有助于提炼优秀的创意,扼杀糟糕的创意,以及暂缓不成熟的草率创意。反馈有助于改善现有创意,激发创新,改善你与同事和客户的关系,为你提供有关可行性的信息,供你长期参考借鉴。

当然,群体力量也有犯错的时候,这时要有容错心理,并会利用错误。一些创新领导者将创造性地突破归功于过往的错误,比如书中介绍的便利贴发明是源于一批开发失败的黏合剂。

利用群体力量参与创意项目,是完善项目,实现创意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事业的领导策略——善用欣赏的力量

项目落实需要有策略的领导。《让创意落地》介绍,所谓领导能力并不是强迫别人做事,而是在他人心中注入真正的渴望,让他们成为项目工作的主人翁。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朝着一致的目标共同奋进。

领导切记不要用自己的足智多谋掩盖项目成员的创意,让自己闭嘴,欣然接受新鲜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有时难免幼稚生涩。比如开会,领导先发言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大概率不会改动。正确的做法是让成员先发言,领导最后做决策。

领导借助欣赏的力量促进他人发展。就一个方案而言,让大家就他们最欣赏的某些点做出评论。因为如果总是将目光放在寻找弱点上,我们就会开始丧失发现美的本能。欣赏的力量,不仅完善了方案,还鼓舞了人心。

创新旅程始于某个人脑子里的灵光一现。新的点子很容易出现,人人都有想法,但是极少人能实现。本书是作者用了六年多的时间,对在该方面成功人士的行为和技能研究后,得出的一系列真知灼见,值得参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大多数的创意从未实现?《让创意落地》告诉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br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