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随笔(三).瞬思关陇

作者: 淡雨墨客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22:22 被阅读8次

       班车出了宝鸡市的市区后,我的思绪被眼前一望无际的风景拉回。车窗外的道路两边大大小小的麦地层层叠叠的,好似僧人的袈裟一样缝补在一起;也好似一片片带着纹路的丝绸镶嵌在大地上。这里只是关中地区的西边一角就有这般,真是不知道整个关中该是怎样的景象。

      关中,这个坐落在中国中心地带的地区。现在看来虽不及沿海地区一样繁荣发达,但他的富庶和繁华曾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遥远的周秦文化产生于此,这片土地凭借着泾渭两河及秦国开凿的郑国渠的滋润,让周秦的先祖再此崛起最终决胜天下。而在周秦之后的漫长千年,它依然以华夏的重心存在。可以说,这片土地给了中华文明以莫大的希望和奋发。此时驰骋在这边土地的边缘,我好似穿越了时光长河看到一幕幕的“播种”与“收获”,只可惜在飞驰的公路上不能停驻来体会这泥土的浓厚。

        随着班车在凤翔的转折慢慢前行,车辆开始离开关中平原向陇上前行。北方的风貌不同于南方,或许与南北的气候差异有关。沿途的山林和田地间见不到多少成片的茂盛树林,也见不到南方那样茂密的植被,周边的景象一眼而穿。沿着小公路的两旁隔段都会看到废弃的窑洞和土墙,这些陕西的传统风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都慢慢的不再住于其中。看到窑洞的第一眼,我想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毛主席住的窑洞,现在生活开始的起点便是在这窑洞之中谋划。同样是青年奋发的毛主席,少年的他便离家闯荡。留下豪气的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无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想到这里我这离乡北上的青年不免有些惭愧。

       因为窑洞随处可见,作为学建筑的我便开始仔细打量着。窑洞的门和窗大多是连为一体的,整个正面便是唯一的出入口。洞顶呈圆弧型,这样有利于抵挡顶部覆土的压力使其不容易坍塌。这种结构式的住宅在南方是很少存在,多年以后作为建筑设计人员才明白窑洞存在的原因。大概在北方这种风沙大、地形干燥、雨水量少的地方窑洞是最好的居住地。窑洞既是北方传统风貌的体现,也是突显黄土地区文化的最好标识。

       车辆前行渐渐的到达灵台县,在灵台县我们购买了到长武县的车票。因为还有一会儿才出发,我们便在车站的广场上稍作休息,无意间看到远处的山坡上有城墙。初见还以为是万里长城在此地的一小段,最后打听才知道是为纪念文王演卦在此处修建的古灵台边缘。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有这样的纪念地,大概是因为古周族在这里开始发展的吧!

      随后上车启程的的路上和之前是同样的风景,在路上先后经过了不少少数民族的村落。看着建筑门上的文字最初也不知是哪个民族,回想才明白这陇上的少数民族族也就只有回族。我不太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索性我们也是飞驰而过并没停留。看着安居乐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和平相处,突然感叹到中华民族的博大和广阔。也正是多民族的构成让我们有了海纳百川的国家文化。

      车辆到达长武后,太阳渐渐地下落。由于长武离甘肃庆阳市西峰区没有多远,在路上与父亲联系好后。我和堂弟便在长武高速路的收费站等候,父亲和他们住处的房东在开车来的路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处的天空一抹晚霞照耀着这片大地上。在晚霞的照耀下大地透出淡淡的黄色,也不知这是阳光的颜色还是土地的颜色。

      天黑下来之后父亲他们也到了,便上车向庆阳前行。随后的路上因为天黑也看不到车窗外的风景。虽如此也可以想像,这黄土的原野上沉积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和风华。

                                                                                                                                                                                                         淡羽墨客

                                                                                                                                                                       ——2018年11月20记于成都

                                                                                                                                                                         无戒90天写作成长主题训练营

相关文章

  • 北行随笔(三).瞬思关陇

    班车出了宝鸡市的市区后,我的思绪被眼前一望无际的风景拉回。车窗外的道路两边大大小小的麦地层层叠叠的,好似僧人...

  • 《守陇关三首》

    《秋思》 七绝(新韵) 陇关霁雨又西风,褪落葱苍渐染红。 最是浮香出桂蕊,秋思无尽望穿容。 《进驻》 七绝(平...

  • 瞬思三

    今日,忽有一股淡淡之桂花香沁入心脾,顿觉心旷神怡,眼神随即眉飞色舞,喜欢的感觉,恰巧有,切遇见,忽然感恩,世上有我...

  • 随笔:初夏大陇行

    四月谷雨,五月立夏,在这慌慌张张的夹缝里,尚有几日暮春的微凉。昨天开车去朋友家玩,他家在大陇霍村,是葡萄的故乡。我...

  • 这一瞬(三行情书)

    千思万绪 我写成了这三行诗 却抒不完这一瞬的情

  • 关陇集团

    从某种意义上,宋之后,中国再无贵族,上逆至唐朝,纷纷落落,倒还有一些贵族的残叶。 陈寅恪先生曾说:西魏、北周、隋、...

  • 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是一个地方军事势力。北魏的时候,在关陇地区设置军队布防。这些军人渐渐发展壮大,形成一定的力量。但是,真正的...

  • 回陇行(六)、(七)

    回陇行(六)(七) 回陇行(六) 初秋时节...

  • 武则天:无字丰碑

    想要评价武则天的功绩,还得从关陇贵族集团说起。 一、关陇贵族集团的勃兴 关陇贵族集团是中国封建王朝中一个特殊的现象...

  • 隋炀帝为何困死江都:是关陇的背叛,还是可汗的阴谋?

    隋炀帝为什么宁可困死江都也不回关陇地区?这个问题,会涉及隋炀帝的战略布局,及他三征高句丽的原因,却并不会涉及到关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行随笔(三).瞬思关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ef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