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记不清今天是停水的第几天了,吃饭的水都没有了。借着停水所迸发出的灵感,回顾并记录一下驻村以来的所感所想。
2019年5月1日,这是我今年为止记得最清楚的一天,从沙雅一路骑行至阿拉尔,途径塔里木大桥时,被眼前辽阔和曲折的塔里木河所震撼。而遗憾的是路经胡杨走廊时,看到如此辽阔的胡杨林本想骑进去观赏,但却因赶时间而放弃了这个念头,继续前行。不曾想,时隔一月,我的遗憾便得到了满足,用另一种方式。
在这里工作,我本就做好了驻村的心理准备。在行里,我是第二号年轻小伙子,之前我就盘算过,如果驻村工作队要调整人员,我“中奖”的概率是50%。后来比我先入行的一号人物辞职后,我便成功升级为男一号。而随着驻村点的调整及工作需要,急需一个汉族小伙子从事党建工作,我成功“中奖”成为行里考虑驻村人员的头牌。而我也当仁不让,承担起我应尽的责任和重担。
初来驻村点,恰逢上火、牙疼,再加上对新环境和新工作的不适,我每天都想着要放弃。随着工作和环境的熟悉,放弃的念头渐渐变淡,但仍时刻存在,它就像埋在我心里的一颗定时炸弹,是我深埋于内心深处,不敢想、不敢碰的地方。而驻村中繁忙的工作也正好成为我心中的一剂良药,成为我麻醉自己的秘方。
曾询问一名驻村前辈的感受,他说“不容易啊,兄弟”,不容易,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用在这里,道出了多少驻村人员的辛酸和无奈。在行里,我是那个唯一的汉族小伙子,在这里我是唯一的汉族人,语言不通是我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工作中沟通不畅,影响工作开展;生活中,无人可以谈心,精神世界很空虚。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放弃,但每当此时,想着还有很多驻村人员仍在坚守,我便咬咬牙,再扛一扛。
之前听说驻村工作较轻松,接触这边的工作后,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不容易”三个字的分量,回想起之前在行里的工作和生活,怎一个滋润了得。驻村是分不开工作和生活的,在行里每天是八小时工作制,每逢周六日双休。而在这里工作是白加黑,休息更像是一种奢望,工作都堆到一块的时候哪还有时间休息。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梦到终于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完了,我开心的笑了。醒来后却发现是一场梦。工作是没完没了的,每当我做完几项工作长舒一口气准备放松时,通常会又会有其他几项工作来袭。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集多项工作于一身。而且除了基本的室内工作外,还要开展常态化的走访工作,通过走访了解群众的动态和困难诉求。室内室外都是我们的战场。
驻村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想法太多。作为90后的我,正值20多岁的青春年华,正事思维活跃,想法最多的时候。而对于驻村的人来说这又是一大忌,想法太多就不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工作中,反而会产生各种不安分的消极情绪,想着离开,想着放弃。为了避免这种情绪,只能强迫自己只考虑和工作有关的事情。但久而久之最怕的就是麻木。在一次参加会议时看到身边的很多驻村人员一副颓废之势,当时也包括我。之前听不少人都说驻村一两年回行里和同时入行的人在业务上会有很大的差距,更有甚者说年轻人驻村就废了,他人的看法我不敢妄自评论,但这也从另一面反应出驻村工作对一个人思想上的负面影响。曾向一名前辈请教驻村宝典,浓缩成三个字“要乐观”,在驻村工作中遏制自己那么多想法后,如果不能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那就离麻木不远了。想法多,耐不住,没想法,容易麻木,这些是我极力避免的。
第一次轮休回到沙雅的时候感觉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回到宿舍就感觉回到家一样,尽管房子里除了我空无一人。第二次轮休回到沙雅感觉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在一条街上我走着竟然迷路了。回到行里打开电脑连续输错3次密码,而第一次输入的是还李行长的cm账号,最后才想起来我也是有cm号的。遇到凯赛尔的儿子我和他打着招呼,他竟然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可能是我剪了短发变得不一样了吧。驻村的这段时间感觉自己离单位很遥远,这不只是地理位置上的距离,感觉行里发生的一切都离自己好远。
在这儿唯一值得慰籍的是这里的美景,驻村点位于一片胡杨林内,并有塔里木河流经此处,在一天的忙碌后出去散散心,看到无尽的胡杨林和蜿蜒曲折的塔里木河,顿时心旷神怡,全身心都得到放松。
还记得在行里工作的时候每天数着星期一、星期二------数到星期五就迎来了两天的假期,美滋滋啊。在驻村点,只有礼拜一升国旗能记得清楚,一周七天,只记得礼拜一。
听说驻村要经过两个月的适应期,转眼间两个月的时间即将结束,但我还没有完全适应驻村工作,我还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和安慰自己,甚至是麻醉自己。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长,也不知道我能走多远,但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走下去,不轻言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