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客体关系学备忘录No.2

客体关系学备忘录No.2

作者: 心理学工作者 | 来源:发表于2015-10-21 11:39 被阅读189次

    客体关系学备忘录No.2

    客体关系学里的大神都是非常有趣的人,“失败的母亲”克莱因关注于母婴关系的框架,研究婴儿在爱与恨之间的冲突和内部的幻想;而“无法处理婚姻关系”的温尼科特则关注早期环境中“足够好的母亲”和“促进性环境”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在客体关系的世界里,切入角度多种多样,但都绕不过建立关系这个点,我尝试用一个对关系模型产生影响的案例牵引一条线,串起在课中提及的下面几个理论:

    理论点一:

    (孩子)本能的需要和(父母)本心的力量;

    父母专注于孩子的养育时,自然流露出的温情与体贴的响应;

    在上周四灯塔组的聚会中,我们聊起各自的父母在面对童年时期哭泣的自己时,会说的一些话语,其中出镜率比较高的就是:“不要哭了,哭有什么用?哭能够帮你解决问题吗?”还有的是:“哭什么哭?坚强一点,没有人会可怜你的!”甚至还有“你再哭一声试试,我就把你打得哭不出来!”

    组内的母亲Y姐颇有感触地说:“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真心觉得这样教育孩子就是正确的。因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孩子逆境中坚强自立,将来自己有实力了,走入社会才能不被伤害。安慰他又有什么用呢?”我能体会到Y姐的用心良苦,如果从社会化这一极来考虑,父母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出发点没有错。但如果从情感响应这一极来考虑,中国父母们在这方面的意识实在是太过于欠缺。从生物性上看,父性的思维更偏社会化,注重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是正常的。而母亲身上所应该具备的情感响应能力:温情、疗愈和滋养,为何缺失了?当然这并不该责难这个时代的母亲们,因为在这个男女平等共同竞争资源的社会大环境里,不得已拼意志力的女性越来越多,温和治愈的女性气质被打磨得所剩无几。对这样的母亲来说,养育孩子具有非常大的挑战。

    言归正传,对哭泣的孩子使用这种“训斥式响应”是大部分父母的集体影像,那些如今看起来触目惊心的压迫、恐吓和威胁,当时的大人们习以为常,反而觉得这种方式是一种正向激励。不过也有很多父母曾分享过自己在面对哭泣的孩子时的不耐烦,希望通过恐吓和威胁可以让孩子停止哭泣,不要再烦自己了。这与我们在客体关系学的课堂上提起的“给孩子拼命加衣服,担心他感冒”的案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案例中,父母害怕孩子生病着凉的背后,藏着“父母担心孩子生病给自己带来诸多照料上的麻烦”。父母更多关注的焦点是自身的体验,并非发自内心的对孩子当下的真实感受(冷或者热)进行关切。

    让孩子停止哭泣的背后藏着“对孩子的需求感到厌烦的情绪”,还有着“被忤逆带来的巨大自恋愤怒”,父母同样没有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悲伤去感同身受地体会,自然也就不会给予孩子情感上更多地安慰关怀。这里就关乎到父母自我定位的一个认同问题,也关乎父母的人格维度,你是开放的还是隔离的,你是心里有人的还是情感淡漠的?

    对于“使用训斥式响应可以让孩子变坚强”这个认知陷阱,以及“心灵毒鸡汤”里流行的各种“西点军校”名言警句,我想再多说几句,也就是:错误使用军事化管理教育孩子害死人!

    孩子不是要上战场厮杀的士兵,之所以训练成钢铁意志坚不可摧,是因为军事化管理可以让士兵变成忽视情感的杀人机器,你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训练成不会流泪、没有情感的冷血动物吗?面对蹂躏自己尊严和情感的教官,大多数士兵都恨得咬牙切齿,而可悲的是在大多数父母意志强盛的家庭中,亲子关系也发展到如此这般。

    理论点二:

    儿童(渴望被温柔响应的)愿望的反复被忽视,形成虚假自体;

    原生的(失败的)关系模式如何在成年后将崭新的关系格式化;

    回到之前那个话题,孩子在哭泣时重复被“训斥式响应”之后,孩子的内心深处慢慢形成了一个结构,这个结构让孩子面对父母的错误响应(训斥)作出或反抗或回避或压抑的策略:与父母发生冲突;咬着牙忍住眼泪;一个人躲在没有人可以看见的地方流泪。因为他的内心也认同了父母常说的话,长期得不到响应让他坚信在人前流泪是一件“不应该”的事,甚至是一件丢脸(激发自恋愤怒)的事,更别说他能够学会如何以温柔态度去安慰一个在自己面前流泪的人了。(能够按耐住心中诸多不快演下去的奥斯卡影帝影后们除外。奥斯卡影帝影后是怎样炼成的?学懂了“虚假自体”的你自然就明白的。)

    说这样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长大以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居然面对悲伤哭泣的朋友感到手足无措,拥抱也觉得阻抗,安抚的话也说不出口,只能干巴巴的说着“你别哭了”,内心里却莫名升起一阵厌烦和无奈,最后咬牙切齿地来了一句“你哭什么哭,哭有什么用,坚强一点!!”假设朋友认同了我的这种行为,这种(父母对我的)原始的关系模式格式化了(我对朋友的)我生命中崭新的关系模式。

    而如果在哭泣的人是成年后的自己呢?来自于朋友的嘘寒问暖已然在我的旧有结构的经验之外了,他们的关切反而让我觉得浑身不自在,整个人非常难受,感受不到来自情感关怀的温暖,更加宁愿哭泣的自己不要暴露在他们的注视之下。

    而如果是使用了与我的父母相同响应(训斥式响应)模式的人呢?客体关系学当中比较重要的概念:投射性认同,这时候就在心理机制中发挥作用了,那个人被我划入了与父母同类的客体模型中,在同样的客体关系模型之中,我将会用对待父母的防御策略(对抗或顺从或回避或压抑)来格式化这个人,以及这段崭新的客体关系。

    直到心理学的修行之路走了一些时日,现在重新回过头去看内心有着厌烦感觉的自己,真正是看到了一颗情感冷漠的心,无法从眼泪中共情到悲伤,也无法发自内心地去安慰和关照一个哭泣的人。从客体关系的角度上来说,那时哭泣的自己在屡屡受挫后形成的僵化结构,让自己从内心否定了那个哭泣的自己,否定了情感渴望被响应的愿望,结果哭泣的客体(渴望情感被响应的客体)变成了一个让自己不快的拒绝性客体。

    若长期固着在这个错误的关系结构里,孩子的情感发育水平也将受到一定阻碍。哭泣得不到温柔体贴的响应,只是生活中情感需求受挫的一小环。让我们假设一下,一个孩子如果在生活中别的环节上情感需求屡屡受挫,父母浑然不知,他在情感上就会产生大量的自我否定,除了在孩子心底埋下了无穷无尽的怨念和愤怒,更加令人担忧的是那个逐渐成型的人格结构——情感淡漠的、内心封闭的、自尊脆弱的、无法与人建立品质关系的。

    写在最后:

    还记得曾经在专业课上张老师说过:自己童年时代向父母赌气,采用了憋气的方法,想要通过伤害自己而赢得与父母抗争的胜利。最后却徒劳无功,因为父母谁都没有理睬胡闹的自己,只得悻悻而归。幼小的心里埋下了这次失败,长大后回忆起来总觉得是一次创伤。我突然也就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的,睡觉前通过用手反复捶打墙壁,想要借此威胁母亲来陪伴自己。结果最后手都捶累了,却没有任何人过来安抚任性的自己。幼小的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自我的无价值感和被抛弃感,流着泪睡去,心中悲伤得不行。

    其实父母并没有必要在与孩子的情感的这场博弈中获得胜利,孩子只不过是从这场情感的博弈中确认到自己之于父母的价值,证明自己是备受父母关注的,而父母的胜利对他来说却是一次惨烈的、情感上的被抛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客体关系学备忘录No.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ft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