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被称为“肝癌”大国,环球每年的新发肝癌病例100万例中,我国新增肝癌病例数就占一半以上!
而肝癌的危险性,在于早期不易发现,晚期死亡率很高。
所以,一旦肝脏发出预警,一定不要忽视!
肝癌不是悄无声息,身体“1处红,2处黑,3处黄”,查一下肝功!
1处红:手掌红
手掌发红,尤其是大小鱼际的地方,是肝病的典型表现,这种手掌又被叫做"肝掌"。
肝掌的出现,说明肝功能减退严重,雌激素的代谢灭活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雌激素在体内累积,刺激毛细动脉充血、扩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肝掌。
2处黑:
1、面色黑
当肝功能出现异常,肝血不足时,脸上往往不能得到足够的滋养;
此时,便会出现面色发黑,肤色暗沉等情况。我们常说的“肝斑”便是如此。
一旦机体的肝毒过多,脸上就会最先出现暗黄、无光的现象。
2、眼圈黑
肝是造血的,肝出现了问题,身体供血就不好,眼睛周围很容易因为失去血液滋养,而出现难以去除的黑眼圈。
此外,肝主目,肝不好的人也常会有眼睛干涩发痒、怕光等不适。
3处黄:
1、眼睛发黄
眼睛巩膜发黄,是黄疸的一种表现,说明肝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伤,可能肝硬化已经比较长时间了,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当我们的肝脏受到损害,血液中的胆红素无法排出体外,而血液中的胆红素,积累太多的时候,则会体现在我们身体的表面,除了眼睛会发黄外,也可出现尿液发黄、汗液发黄、泪水发黄等。
2、舌苔发黄
正常的舌苔,一般呈白色,很薄的一种状态。
如果舌苔发黄,同时伴有食欲不振等现象,很可能是肝火旺盛所致。
另外,当患上乙肝、丙肝等肝炎疾病的时候,肝脏的代谢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血液循环变得不畅通,进而造成肝脏解毒功能减弱,致使舌苔发黄,毒素堆积到舌苔上。
3、指甲变黄
常言道,肝胆相照。如果肝脏发生了损伤,也必然导致胆道的异常。
当肝功能异常时,其分泌、结合胆红素等的能力就会下降,而人体血液中的胆红素便会增加。
此时,就会有指甲变黄的情况发生。
一旦指甲开始发黄,就要注意是否发生了肝炎,应尽早检查一下才好。
想要肝脏健康,记住六个字:
一、吃对
1、青色食物
中医云,青色入肝,肝喜青。
日常吃一些青色的食物,有利于肝气的循环和代谢,促进肝脏排毒,舒缓肝郁。
茼蒿:有清肝火的作用,比其它绿叶菜要好一些。
绿豆:是养肝的佳品,能清热、解毒、降火的作用。
2、优质蛋白
来源:蛋类、鱼类、豆制品、奶类等。
肝脏的自我恢复,离不开优质的蛋白质。
优质的蛋白,可以提供多种氨基酸,抗脂肪肝因子,能够增加载脂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将脂质顺利运出肝脏,减轻脂肪肝。
另外,日常多补充优质蛋白质,还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
3、少重口
这里的“重”,指的是重口味,即高油、高盐的饮食。
高油的食物,通常热量较高,会导致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进一步加重脂肪肝的发生;
另外,肝病患者在食盐方面也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尤其是腹水患者,如果吃过多口味重、刺激性食物,很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
二、喝好
1、菊花茶
菊花,有着极好的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不仅如此,菊花中所含的少量硒元素,也是修复肝脏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日常可以用菊花泡水喝,满足味蕾的同时,也能起到养生的作用。
2、婆婆丁山刺玫茶
泡水喝,护肝排毒,还可理气解郁,促进肝脏健康。
婆婆丁,山刺玫花,是“药食两用”植物,泡水喝,安全可靠,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婆婆丁,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山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温,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
二者搭配一起泡水喝,不寒不燥,对于保护肝脏,疏肝解郁,促进肝脏排毒,大有益处。
3、蜂蜜枸杞茶
蜂蜜虽甜,但其糖分不会堆积脂肪,可以减少肥胖的风险。
其次,蜂蜜很容易就可以被肝脏合成为肝糖原,这样可以减小肝脏的压力。
枸杞能提高我们肝脏的耐受性,也就是说它可以提高我们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
三、勤动
1、拍腋窝
古人讲,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
腋窝中,有很多经络;经常拍打腋窝,可以疏肝理气,通经活络,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
做法:左手抬高,另右手,以不觉疼痛的力气,去拍打腋窝;左手同理。
一般每日一次,每处腋窝拍打30下即可。
2、按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经常按揉太冲穴,可疏通经络,消除肝火,化解郁闷之气,保护肝脏健康。
以左手拇指,按揉右脚此穴,顺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按20下,再以右手按揉左脚此穴,手法和前面一样。
3、按小腿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有一个穴位:阳陵泉。
经常按揉此穴,肝火旺盛导致的郁结之气,便会被散出来。
一般每天用大拇指,顺时针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同样时间即可。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