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明书院庚子年暑假游学(二)

阳明书院庚子年暑假游学(二)

作者: 沐景安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22:42 被阅读0次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把金山岭长城以外的百姓全部迁到城墙以内,所以滦平等地区在明朝时都没了人。再到康熙时期滦平等一地带才有了百姓居住。

今天第一站去了上甸子村里的庆成寺。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去滦平别的地方的寺庙,偏偏去一个偏僻村的庆成寺?就是因为在这里能够看到人们保护文物的真实模样。

先说门口。让人最先看到的就是桥的构造以及桥上的刻画。最中间桥的刻画是阳刻,刻画的功夫了得,简朴而又不简单,十分精细,华丽而不做作。而转眼看两边的刻画和最中间的刻画却有着天壤之别了。

两边的画给人一种不安分的感觉。我们经常能看到农村的人在树下乘凉,但是对于那种舒服的感觉我们城市人也许早已忘了。你会说那是种无事无业的人才会显露出的悠闲,但是只有他们才会懂得真正去享受生活。

而桥上的另外两幅石刻则是给人一种是两位正在赶着干活的工人刻的,他们好像在想着赶紧画完去下一座庙,所以他们的石刻尽管有点样子,但是缺少了内涵美,石刻的功夫还比较肤浅,去了庆成寺一下子就能看到它们的差距。

当然庆成寺里面主要告诉我们两个人物,一位是菩萨,一位是关公。菩萨善恶分明,对于普通百姓都会伸手相救,对于恶人置之不理。关公侠肝义胆,文武双全,一本《春秋》让关公推敲了一辈子。

在去丰宁凤山的路上我们路过了很不起眼的两个地方,但是那两个地方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那样的地方大概只有杨老师才会细心地留意吧。现在的人都只是去各种有名的景区,但是不会去这种地方。他们认为连门票都不买,没有去的价值。这种想法真的很危险。我认为去这样的地方比去游乐场好太多了。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兴州行宫,一个兴州城墙。兴州行宫记录了一位皇帝和一位村姑的爱情故事,一位村姑对皇帝的沉溺的爱感动了我们每个人,正是因为爱情,她在这里等了皇帝一辈子,老死在了这里。她死后皇帝知道了,十分感动,封她为公主,并在这里建造了皇宫,种了五株牡丹,但现在只剩了两株,但这两株依然秉承着两人的爱情,把他的洁白和美丽展现给这个世界。

兴州城墙主要告诉我们的是关于文物保护的问题。虽然只剩现在的一点,但是依然值得我们去保护,没有任何理由,就凭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因为城墙旁边就是一个农家院,城墙的介绍石上面摆满了废品,烂掉的椅子,落满灰的儿童玩具车等等。最后大家在阅读介绍的时候,那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搬下来的。一定要保护我们的文物啊!今天也让我看到了关于兴州人保护文物的态度。

到了凤山戏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戏台整体构造是标准的中国古体的态度,在每一榫每一卯,美一斗每一拱都体现了老祖宗的智慧。

凤山戏台的顶是卷蓬歇山顶,对于古代建筑来说,等级已经算比较高的了。在戏台两边,都有表示幸运的万字符。

斗拱也算戏台里面很耀眼的了,有六层,这里的人管六层斗拱叫六跳。并且斗拱延伸出来的装饰是大象的鼻子。以前是龙王,但是因为凤山下雨很严重,所以这里的居民把龙头都切去,改成了大象的鼻子。

在方上也有着一些简单的画,比如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还有一些人物,比如窦尔敦,林黛玉。在戏台中央刻着一只叫“贪”的怪物,这只怪物试图要把太阳吃掉,显现出这只怪物贪婪的本性。刻上这只怪物也提醒着官人们不要做贪官。

在舞台中央是空的,上面能清楚地看到是木板搭的。至于为什么这样,是因为在古代没有扩音器,在木板下放两口大缸,声音立刻能放大很多倍,直到一里以外都能听见。

还有许多细节。前面提到过凤山雨水多,所以戏台顶部以八卦的形式拒绝了水的到来。戏台柱子下面的石头是按照苹果的形状去雕刻的,意为平安。在戏台的顶部依然有七兽,分别为龙,风,狮子,天马,海马,狻猊,和吻兽。

但是这里最精美的是雀替了。梁和柱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然而那里并不稳定,需要雀替以三角形的形状支撑起来。这里的雀替十分华丽,虽然掉色严重,但是像这么精细的雀替很少见,精雕细刻出来的龙十分逼真,这就是老祖宗的手法和智慧。

今天总的来说让我感受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祖宗到底有多厉害,论思想,现在的人真的不如古人。但是现在的科技水平和发展速度也比古代要强,所以在学习数理化的同时一定要了解中国国学,传统文化,这样能领会故人思想才能成为国家最好的栋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书院庚子年暑假游学(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kv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