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的。
资本形成的过程不需要剥削,只需要「储蓄」。「储蓄」可以自己做到,所以不抢别人也能积累资本。
资本形成以后也不会造成剥削。因为其他人可以选择自己积累资本,而不是一定要给你打工。
@yevon_ou:你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作为一个个人,最差的结果,就是自己动手生产。
- 1 完美的故事-
经济学家喜欢讲荒岛求生的故事,因为人数少,分析起来比较方便。
假设 A 一个人在荒岛上,每天做的事:
生产:摘椰子;
消费:吃椰子;
储蓄:存椰子。
现在他想做一根木杆,提高摘椰子的效率。我们把木杆这种东西叫做「资产」,把生产木杆的过程叫做「投资」:
投资:做木杆。
做木杆要花掉 A 的时间、精力,这些时间、精力,原本可以用来摘椰子。
如果事先没有「储蓄」,没存椰子呢?正做着木杆,A 的肚子就要饿了。如果发现得晚,可能来不及摘到足够的椰子充饥。
所以必须有「储蓄」,才能有「投资」。
如果做木杆需要一天的时间,A 可以事先「储蓄」至少够一天「消费」的椰子,再腾出一天的时间用来做木杆。也可以选择,每天少摘一些椰子,腾出时间干一点做木杆的活。
如果 A 的判断较为准确,他可以早点做好木杆,早点获得更高的摘椰子效率。如果 A 的判断有些偏差,或者休闲太多,可能会花太多时间在低效率的纯手工摘椰子活动上,「经济停滞」,或者饿肚子,「经济危机」。
但是,不论 A 如何调整做木杆的计划,做木杆的时候不能摘椰子、还要消耗椰子,这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调整计划的作用是有极限的。除非提高做木杆或摘椰子的效率,否则不论怎么调整,总的时间都不会更少,需要摘的椰子也不会更少。
(如果你记得马克思,这就是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
假如岛上还有一个人,B。B 能不能说,每个人的劳动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创造的财富都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使用木杆的权利,所以 A 做好木杆以后,「应该」和 B 分着用呢?
不能。「你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但 A、B 可以合作,有多种选择。
如果 A 「储蓄」了足够多的椰子,B 还没有多少储蓄,A 可以把椰子借给 B。B 做好自己的木杆后,摘了更多的椰子,就可以还给 A,加上利息。
如果 B 不知道该怎么做木杆,A 已经总结了做木杆的经验(这个过程也是「投资」),A 可以把方法教给 B,收取费用。
如果 B 不想自己做木杆,A 可以把木杆借给 B,收取租金。等 B「储蓄」了足够多的椰子,可以去 A 那里买一根木杆,也可以继续租。
你看,各种选项,你想要哪个都可以商量。利息、费用、租金,是完全正当的。如果 B 不愿意支付,「你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
A 和 B 的区别,在于 A 「储蓄」了,「投资」消耗的是 A 的「储蓄」。可能是因为 A 更加节俭或更加勤奋,可能是因为 A 碰巧先到。如果 B 同样节俭、勤奋,他完全有能力自己做一个木杆,或者用「储蓄」的椰子从 A 那里买到木杆,或者先借再买。
B 愿意和 A 交易,是为了降低自己「储蓄」的压力,为了更快拿到木杆,提高摘椰子的效率。
如果 A 收的利息、费用、租金太多,留给 B 的工资太少呢?
B 可以自己摘椰子,不用木杆。然后自己做一个木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资产是人做出来的。别人可以自己做,你也可以自己做。和已经有「资产」或有「储蓄」的人合作,可以降低你自己「储蓄」的压力。每一个自由交易都没有剥削。
- 2 增加人数-
「自己做一个」看上去很可笑。人怎么可能从零开始自己做一个大工厂呢。
但是,现在我们拥有的几乎一切物品,都不可能一个人做出来,哪怕一张纸。但我们就是拥有它们。并不是因为我剥削了别人,才有机会用电脑打出这行字,你也不是因为剥削了别人,才有机会用手机看到这行字,虽然我们都没有能力独立生产电脑和手机。
人数增加,导致更加专业的分工变的可能,因此,技术变得更复杂,资产变得更加高效,使用货币交易而不是以物易物——这些都不能改变「每一个自由交易都没有剥削」,否则「你为什么不自己做一个呢」。
如果说市场分工里藏着剥削的秘密,如果说团结力量大,「你们为什么不一群人、一个地区的人、一个国家的人,自己做一个呢」。
如果每一个交易都对双方有好处,每一个交易都没有剥削,那么全社会的交易也就没有剥削。投资以储蓄为前提,储蓄是你的,资产就是你的,而不是你剥削来的。别人愿意来你这打工,而不是自己做一个资产,就说明你没有剥削他,反而降低了他自己「储蓄」、自己从零开始做一个资产的压力。
那收入差距怎么会那么大呢?
因为人创造的财富确实有那么大的差距。
全社会创造的财富有那么多,并不说明你创造的财富就「应该」是或接近于那个平均值。
已经拥有资产的人,生产效率更高,所以「储蓄」更快,能买得起效率更高的资产,或自己做效率更高的资产,所以更加富裕。
没有资产的人,依然可以「储蓄」,依然可以创业,从小生意开始逐步更新资产。
不「储蓄」的人,或者不「投资」的人,因为没有形成资产,创造财富的效率低是正常的。
有些人经历过靠自己的「储蓄」积累资产的过程,或者借别人的「储蓄」积累资产的过程,有些人没经历过,仅此而已。这两类人之间没有剥削。因为有人事先积累了资产,提高了劳动效率,其他人才有机会通过和他们合作,加快自己的「储蓄」和「投资」。
如果 A、B 从岛上出来,来到现代社会,站到文明世界的地面上,他们的劳动能创造的财富,能生产的东西,难道会立刻变得和这个社会的平均水平一样?我们不需要抢别人的东西,也不需要捐赠,就一定可以让 A、B 过上平均水平的生活?当然不能。
如果难民来到一个发达国家,站到发达国家的地面上,他们的劳动能创造的财富,能生产的东西,难道会立刻变得和这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一样?我们不需要抢别人的东西,也不需要捐赠,就一定可以让难民过上平均水平的生活?当然不能。
如果一个普通人,仅仅因为站在某个国家的地面上,他的劳动能创造的财富,能生产的东西,难道就必然和这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一样?当然不能。一趟航班穿越几个国界,难道乘客的劳动价值也跟着时高时低?当然不能。
一个人从零开始,荒岛求生,寸步难行,所以才需要交易。
不同的人创造的财富天差地别,这是正常的。没有剥削,人们的收入也可以天差地别。
社会进步的结果是我们有了提高自己创造财富的效率的机会,但不能保证你创造财富的效率「已经」达到社会平均水平。
- 3 通货膨胀-
但是我们「储蓄」了这么久,也没多少资产啊。
可能是因为通货膨胀。
只有在增加了「暴力」这个元素后,剥削才成为可能,比如奴隶制,殖民地,法定货币的通货膨胀,等等。
钱不能生钱。现金形式的「储蓄」会缩水,但是你创造的财富不会减少,所以转移到了别人手里。
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以后再聊。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