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咖啡的儀式感1-在家做手冲

咖啡的儀式感1-在家做手冲

作者: seg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10:17 被阅读0次

当我们聊到仪式感的话题,我的朋友风荷提到了法国作家圣-修伯里的童话故事《小王子》,“小王子驯养了一只狐狸,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白”,风荷于是开始诵读下面的片段——

“你最好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过来,”狐狸说道,“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我三点就已经开始高兴了,离四点越靠近时,我的心情就越好,……但如果你来的时间不固定,我就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迎接你……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仪式……”

“什么是仪式?”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常常被人遗忘的事情,”狐狸说,“所谓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不同于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They are what make one day different from other days, one hour from other hours.)

这种对仪式的描述倒是有别于我们印象中的沉闷调子,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仪式原来可以是能被期待的事件,是一切仿佛尘埃落定,温暖又踏实。

“那么手冲咖啡的仪式感,又该如何看,要复杂许多呢。”我像是问她,更多是自语:

“仪式首先来自咖啡冲煮原理需求的面向,撇开人的因素不说,纯粹讲操作过程,基本器材就包括:烧水壶、手冲壶、滤杯、滤紙、分享壶、磨豆机、电子秤、溫度计等。手冲咖啡是1908年一位德国家庭主妇本茨·梅丽塔发明,这种仪式背后不免带有德国理性和完美主义的文化色彩,不过手冲咖啡的真正流行,却是由日本人引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除了各种材质的咖啡滤杯器具,他们又建立起一整套手冲式滤泡咖啡的理论和技术。”

“日本也是一个追求极致完美的国家。都说手冲易学难精,究竟难在哪里?”风荷好奇地问。

“难在如何平衡影响手冲的各种参数,有经验的咖啡师会考虑咖啡豆的烘焙度、产区、品种以及当日的天气状况,比如温湿度、气压等因素,配合到不同的咖啡滤杯和手冲壶,确定适合的水温、研磨度、粉水比……不过,如果豆子新鲜品质又好,其实也不用那么复杂,常用设置已经足够冲出一杯好喝的咖啡。”我注意到风荷的表情开始游移,很有些担心她把手冲仪式想得高大上,或者觉得太难先惧了三分。

“这么说,自己在家里做手冲也没有那么困难。”风荷喜欢手冲咖啡的清澈明亮和层次感。

“当然,应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实现的。还是回到仪式感的话题,咖啡馆与居家日常不一样,你看我这里设备齐全什么都有,作为咖啡师的我总是希望保证出品的稳定性,要求自然会不同。在家里做手冲可将仪式化繁为简,只需遵循基本的冲煮要领,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中展現出自我風格来,这个过程可说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统一啊。”我于是开始讲述咖啡仪式中令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许多人不知道磨豆机反而是決定咖啡美味的不可忽视的推手,我其实更倾向于你考虑购买不错的手磨,相比电动磨豆机产生较少热能,从而降低气味因子流失。手摇式磨豆当然会费点气力,还有时间,不过每次的使用量也就只有15 g(一份)左右,喝咖啡本来就是要慢啊,想象一下古人书写研墨的过程,不但享受到慢慢溢出的香气,更可以凭借施力大小感知豆子的软硬度。

好咖啡的另一个秘密是——水质,水是咖啡冲煮的最重要细节,一杯手沖咖啡9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啊。为什么不用自来水,你知道原因,糟糕的水质会毁掉一杯咖啡,再好的咖啡豆都没有用。现在很多人家里都装有过滤水系统,可以用过滤水或是优良品质的矿泉水,水滚后静置1~2分钟再使用,不必用温度计,若使用浅烘焙咖啡豆,适当抬高水温才能实现更好的萃取。

器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滤杯。市场中常见的滤杯类型有两种,分别是锥形滤杯和扇形滤杯。扇形、锥形等造型,加上出水孔的多寡、大小,不但影响注水后咖啡液的流出时间,也造就截然不同的口感。总体说,扇形相对易用些,如Kalita三孔滤杯,如果是锥形,比如我习惯的HARIO V60,需要透过注水节奏控制好流速。手冲壶尽量选择做工精良可控制水流大小的细嘴壶。

很多朋友喜欢看我做手冲,说会跟我一起安静下来,心情愉悦又放松,这说明咖啡冲煮仪式有情志疗愈的效果,我自己的感受也一样,不但冲煮过程,仪式的整个过程,从磨粉、冲煮到品饮都是如此。基本操作步骤是:

1. 粉水比约1:12~15,准备磨好的咖啡粉和热水。即每10克咖啡粉,冲入约120~150毫升热水。刚刚说过,用过滤水或是矿泉水,水滚后静置1~2分钟,不必用温度计,如若是浅烘焙咖啡适当抬高水温即可。

2. 将滤纸放入滤杯中,用热水先冲滤杯和滤纸,两个作用,预热器具并去除纸浆味。咖啡粉倒入滤纸,轻拍或摇晃滤杯使咖啡粉均勻平实,有利于接下來的冲泡。

3. 第一次注水,由中心点开始,缓缓注入少量热水,浸湿所有咖啡粉,留意不要把水浇到滤纸壁上。这个是焖蒸阶段,停顿约30秒钟,目的是让咖啡粉充分吸水膨胀,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4. 第二次注水。以由中心向外、再由外向內画同心圆的方式不间断注水直到所需的量后停止。

所以如果用一句话讲手冲的步骤就是——选好的手磨,讲究用水,买新鲜的咖啡豆,以中度研磨为主,平心静气一层层注水就可以了。另外,多讲一句话,心不能急。

我捕捉到风荷表情的变化,仿佛最后四个字有触动到她,便知自己又成功引领了一位朋友入坑,很好,以后可以一起疯了。

相关文章

  • 咖啡的儀式感1-在家做手冲

    当我们聊到仪式感的话题,我的朋友风荷提到了法国作家圣-修伯里的童话故事《小王子》,“小王子驯养了一只狐狸,他们之间...

  • 儀式感

    “仪式感” 前两天跟好友(乐妈)在聊教育孩子的心得分享,聊到12月的圣诞节时学校布置时,乐妈提出了【仪式感】这名词...

  • 儀式感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要注重儀式感的生活,或許每天一日三餐上班下班,我們的生活太過於平淡,然後很多人都想在適當的時候,...

  • 《儀式感》

    自從我家擺脫了出租屋 我媽就非常喜歡「儀式感」 不是真的因為有特殊日子 需要慶祝 而是也想參與 那種一年為數不多的...

  • 学做手冲咖啡

    下午应莉莉之邀,请我到她的咖啡店喝咖啡。莉莉是我的瑜伽普拉提私教会员,跟着我做产后修复有两三个月了,比之前苗条了,...

  • 問茶時光2019.10.09~ 通向寧靜的儀式

    它被稱為茶道— — 茶的儀式,而不是喝茶。它不是茶樓或咖啡店,它是一座聖殿,在這裡,儀式在進行。這僅僅是象徵。在日...

  • 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浪潮下,星巴克都搞起了黑围裙,做手冲咖啡……

  • 「感性与理性」——咖啡冲煮的哲学|手冲咖啡

    (事先声明:这里的“咖啡冲煮”特指“手冲咖啡”。即Filter Coffee,手冲式过滤咖啡。也可以理解为以Har...

  • 要走多少路,看多少风景,才能遇见你

    一束花的儀式感永不過時 怦然心動永不凋零。

  • 生活需要儀式感

    「生活需要儀式感」多麼當頭棒喝的一句話,然而這是我老公昨天提醒我的,果然閒書讀的多的人「生活確實除了苟且,還有詩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咖啡的儀式感1-在家做手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li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