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相比往年,关注度极高。因为如今,不管是股市、楼市还是中美关系,都站在了极其关键的十字路口上。未来怎么走,就看这次会议透露的风向。
网上关于这次会议精神的解读很多,没有解读出什么实质性东西。因为本身这次会议的精神就是很保守的,稳字当头,核心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之所以保守,我想是因为2019年的形势更加复杂。国内经济失速,国外风险爆发,对我们制定政策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当我读到会议的新闻通稿时,我的感觉就是,高层认为现在政策大方向没错,“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就走一步看一步。
那这次会议还真一点亮点都没有吗?也不是。会议精神与往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只字不提房地产”。
我们先看看前两年,2017年、2018年的年度中央政治局会议都提到了房地产。
2017年的会议提出,明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2018年的会议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并强调要“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的长租公寓发展,租购并举机制落地,2018年北京共有产权房和深圳人才安居房推出,也算是落实会议精神。
那2019年的房地产政策如何,会议没有讲。是松调控保增长,还是严调控调结构?我认为是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以肯定的是,高层认为当前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至少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房价泡沫没有进一步膨胀,房地产的风险正在逐步化解。也就是说,高层认为房地产泡沫扛住了危险的2018年,这足以证明楼市调控是有效的。
但房地产风险缓解,并不代表风险解除。楼市调控如果再放松,我们立刻又会走到老路上。因此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继续调整经济结构,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就是高层所认为的战略定力。
再退一步讲,即使高层想刺激房地产,也很难了。
2014年年底的时候,全国房价比较低迷,老百姓口袋里还有一些钱。那个时候加杠杆去库存,老百姓还受得了。
到了2018年年底,全国平均房价基本翻了一倍,按照可支配收入计算的居民负债率,已经超过了100%,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百姓还能买得起房吗?现在能买得起房的,都是不缺房子的有钱人。
更为关键的是,会议新闻通稿里面有一句话很重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这个提法应该是首次。如何理解呢?
强大的国内市场不仅仅要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而是要像美国市场那样,是竞争力强大的,富有活力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市场。
当然,这样的市场,最基本的要求是有很强的消费能力。怎么做?当然是要把蛋糕多分一点给企业和居民。
对企业来讲,分蛋糕就是降税减费。虽然政府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但是更实质性的措施还没有推出,市场也一直很期待。
对老百姓来说,分蛋糕第一也是减税,第二就是好好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
中国老百姓世界上最勤劳,但也活着最累。有房的人,一家三代人的钱包全用来供房子,连老人的棺材本也搭进去了,不敢消费不敢生病。租房的人,租得也不安心,教育医疗就业得不到平等的保障。
所以如果不能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就是一句空话。从目前出台的措施来看,政府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决心很大,也有了一些相应的动作,但最终能不能落实下去,明年的经济走势至关重要。
如果明年经济能扛得住,楼市调控政策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如果明年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那不排除政府会适当放松楼市调控,但这种放松不会像2015年那样全国性的放松,高层也知道重走回头路的危险。
12月14日周五,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60亿元,同比增长8.1%。这一增速不仅为年内新低,更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增速。高房价对消费力的侵蚀已经显而易见了。
面对着这条阶梯下行的曲线,我们还有更多的办法吗?我想藏富于民是唯一的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