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没想到,此刻的我是坐在电脑前记录当下的文字。前一分钟前,我还在听中医筑基的课,感觉听一遍根本没能听透,于是把上学期的课也开始弄出来,再听一次。
再次学习,才理解了什么叫“温故而知新”,竟然发现,以前听时,居然会漏掉那么多知识点。
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中医知识,能够让自己保持年轻点,也能让家人朋友有个靠谱的养生理念。
现在的时代,就是东西很多,你不知道选哪个好,也不知道哪个好。总不能每一个都去试一遍,那试错成本、试错时间也很多。
爱人曾打趣我,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学中医,难道还想当医生?
当不当得了医生,我不知道。但从跟着厚朴学习开始,就注定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不仅要花费时间,还要花费不少银两,也许还成不了一个真正的医生,因为从筑基开始到临床班,再到考证上岗,得十几年时间,那时的我早已成为一老太太了,要带孙子的年纪,还可能去作为一个新生的医生吗?
自己也在不断否决与肯定中,但后来一想,学这个的初心,就是想让自己年轻,让家人朋友少上医院,至于当不当医生,倒没那么重要了。
厚朴的中医筑基课,真是打破了我的认知,文课的学习,完全不同于学生时代的学习,全部按古代语言去分析,背景历史大多也是我没听过了,还有一些民间杂谈,更让人心生别趣。
一开始还是很喜欢文课,感觉很高雅,连老师也说,文言文都是雅言,学会雅言,都能出口成章。还让我们尽量多用繁体字,遇到不认识的生癖字,多查古籍。以前给孩子买了本《古汉词典》,以为可以用上,没想到全用不上,里面有很多字都查不到,还真的用老师推荐的《康熙字典》。
后来,文课上讲了很多古音的知识,还有些并列词、入声字、连绵词等很枯燥的知识,让人觉得越来越难懂。
但却没想到,这些很“较劲”的知识,居然也让我在辅导孩子学古文时,派上了用场。语文书上的那些小古文,读一读,再仔细把一些难理解的字一分析,就有了一种通透的感觉。也让孩子对古文理解得更透彻,背、默起来也相当快速。
这也许就是,无用却有大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