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作为教师的佛

作者: 无怀氏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16:22 被阅读23次

    简说作为教师的佛


    佛为“天人师”,其作为教师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由我的课程作业修改而来,以教育学中有关教师的几个方面来分析,虽然粗浅,但自以为有几分意思。

    (1)教师信念

    佛陀的圣迹始于对于人生的疑惑,求得此问题的解答和解脱就是他当时最大的精神追求,为此,他毅然放弃王子的高贵身份,皇宫的荣华富贵,四处拜师求道,经过在雪山上的六年苦行,终于睹明星而悟道。他选择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一条道路,经历了超人的考验,这些都证明了他为自己、为众人求得解脱之道的精神力量。这证明了第一点。对于第二点,他说:“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对教育价值和学生发展会产生信以为真的看法和主张,并以此作为职业信条坚定不移地遵守。”佛陀在其悟道后,讲学四十九年,从前到后有智圆大师的偈诵作为归纳:“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说般若,法华涅槃共七年”而且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他与弟子的生活起居都由前来恭请的不限阶层的保障,而且并未在任何典籍中谈到他向学生收取学费。对于前来提问的学生或他人,他也从来不拒绝,这也足以见得。

    (2)情感投入

    佛在其出家之前一直生活在王宫中,其教育也是由王宫中的婆罗门负责的,《佛本行集经》中就有记载:“尔时太子生长王宫。孩童之时,游戏未学;年满八岁,出合诣师,入于学堂,从毗奢蜜及忍天所,二大尊边,受读诸书,并一切论,兵戎杂术,历经四年,至十二时,种种技能,遍皆涉猎”。可以想见,最为一个太子,他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当时最好的。而就算如此,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仍然有许多这些老师、这些教育内容所不能解决的。他内心的问题是对于生命的由来及归宿,在由车匿驾车出城而见到生老病死后而有感叹:“观见世间是灭法,欲求无尽涅槃处。怨亲已作平等心,世间不行欲等事。随依山林及树下,或复冢间露地居。舍于一切诸有为,谛观真如乞食活”这基本交代了他日后的生活、行为。同样,在他日后作为老师乃至“天人师”的日子里,也一直是以这样的基本思路教导学生的,他当然不同于教导他的老师、亦不同于后来教导他的几位出事的仙人,就佛教的意趣。基本教义以及之后在世界思想、宗教上产生的影响来看,佛在当年所教育的内容,应该是最为高远、究竟。特殊的。他教导弟子及众人解脱之道,这种解脱之道解决的是人所面对的最大问题,也即生死问题。他对其学生情感上的关怀也如斯,不仅关怀学生的人格、技能,更关怀学生最为人对于自身的了解,不仅关怀学生工作就业这几十年生命的问题,更关怀学生因为无明,因为贪嗔痴三毒而陷入的轮回之苦。由此看来,他的关怀是很深切,是很宽广的。

    (3)心理素质

    以今人的视角来说,我们可以说,佛教是及其注重心理,对此,较近的证据有民国时期梁启超先生于1922年6月3日在北京“中华心理学会”的演讲《佛教心理学浅测——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是中国学术界在佛教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早期开拓性文章,并已经被列中国心理学史的标志性大事之一。这段文字被记录在《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四册》中:“佛家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文中还有不少的详细分析,在此不一一赘述。这种看法,很明显是受了当时用西学来解释东方思想的风气影响,以致有如梁漱溟这样深谙佛理的人士对此的批评。可不可以以心理学来解释佛学我们暂且不说,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前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佛经中我们便不难看到这点,如《金刚经》中:“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金刚经》是卷帙浩繁的《大般若经》中的一章,也可以说是其中最为精华的一章,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佛经之一,其权威性可想而知,其中的这句话便很鲜明的表示了其对于心理素质上的要求,并且,做出如此要求的佛自身必定已经可以达到这个要求了,这是对于认识佛理上的胆识。在教育学生上,佛在许多时刻收到不同的学生的提问,以及反对者的质疑,然而就佛经里的记载,佛总是能够不慌不乱的细致回答,且不乏许多语言逻辑严密,妙语连珠的经典话语,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佛对于各式各样的问题都能够平静的作答,如此的学识、心理素质相必对其“树立”教师形象、解答学生疑惑、获得学生尊重起了不小的作用。

    (3)专业成长

    在《教师专业成长:认同、养成、生发》一文中,首先引用到“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教师个体成长的历程”, “更多的是‘自造’的 ,而不是‘被造的’,是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历程”,然后说到:“教师本人才是自身专业成长的主人 ,教师专业成长根本目标不仅是为了学会各种教学技术与方法,而是要成为具有教育人格和教育智慧的专业人员, 缺乏与教师本体世界的积极对话 ,很难真正让教师本人实现‘心 ’的成长。”我们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目的是使从教人员更加“像一个教师”,这其中势必包括了对他人包容、理解的理性、宽广的人格,以及一种教书育人的智慧,如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也即“循循善诱”,而且,智慧与技术的不同,或许可以用着眼细节的“精”与着眼全局的“通”来区别,一种技术通常只需要在一个领域内不断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就能达到,而智慧则必定依靠全面的素质,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有关长期发展方向、言行使人易于接受等等许多方面的因素。佛能够坚持四十九年教学不断,本身就证明了其作为教师的“专业”。在佛教中,有一种“福德”观念,比如生而为人,比如《涅槃经》二曰:“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值浮孔。”,这部经将生而为人的可能性比作海上的乌龟无意中将头伸进了一块浮木的孔里,若与人是由亿万个精子相互竞争而产生的这个科学的事实来看的话,如此比喻是很恰当的,当然,佛本身应该不会是从这个角度来解释。能够平安健康度过一生,能够吃穿不愁,甚至富贵,当然就更加是一种福德了。福德主要依靠布施得来,而布施有大致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若用“福德”与“布施”两种观念来分析佛的专业成长,似乎能更加具有佛教的味道。作为佛,当然是有大福大德的人,他不仅有生来的尊贵、善良,还有之后的正言正行。据《佛本行集经》的描述,佛在降生在其母摩耶夫人腹中之前是兜率天上的天人,因为怜悯娑婆世界的众生而下生凡间,这一行为即是一种伟大的布施,我们可以看做是以身体为布施的财布施。而后,他成佛后教化无数弟子得不同果位,是法布施,《金刚经》第八品说到:“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可见,教育在佛教中有多么高的地位,让人心开意解、走向正道,比布施无量钱财的福德都要多,只是这里说的教育是基于佛教的修行意义上来说的。

    (5)行为表达

    佛教行为的表达,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佛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形式完全取决于听众,对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形式来说明,比如对于佛的堂弟——难陀,因为她好女色,有其喜爱他的妻子,佛就以特殊的方式来教化他,当然,难陀之所以会出家也挺有神秘色彩,似乎是他看见佛对他一招手,就跟随他出家了,而后佛带难陀到了“东海”,见到海滩上有一具女性的实尸体,尸体上面有虫在爬,佛告诉难陀,这虫之前就是这女人,因为太爱恋自己的肉体,变成了虫还要来到尸体旁,又带难陀到天上去,有五百天女告诉难陀她们在等待将要来的主人,佛告诉难陀,说难陀这一生结束后就会来到这,难陀很开心,佛又带难陀来到了地狱,见到地狱的惨状,佛告诉难陀,说他在天上的日子过完了,就会到地狱来受苦,难陀这才惊醒,开始认真修行。

    有一次,他带着僧团到另一个道场布教,有些年轻的比丘修持不够,一个个拿着卧具抢睡觉的位置,‘我要睡这里有窗子’,‘我要睡那里比较方便’……这个也抢位置,那个也挑地方,最后能睡的地方都被占满了,年高德邵的舍利弗反而没有地方过夜,只好在屋外一棵树下打坐。佛陀知道了以后,就把僧团大众集合起来,向大家开示:‘在过去久远劫以前,有鹧鸪、猿、象三个朋友,彼此互不相让,什么都要争,结果反而谁也得不到什么。后来觉悟到“佛法在恭敬中求”,决定推选一位年龄智能最高的长者,尊敬他的判断,依他的教诫修行。这一来,纷争的乱局顿时改观:鹧鸪不能吃的食物,猿可以吃;猿用不着的东西,可以给大象用;三个朋友互通有无,相扶相让,彼此反而更富足了。所以你们大家要知道:我的教法中,并没有高下阶级的分别,但是也不能罔视长幼的礼教;你们对法腊高的长老一定要恭敬奉事,诚恳的礼拜、迎礼、合掌,因为他们在学佛道路上,跋涉过千万的水火风霜,可以给你们经验传授,是教法的象征,所以要给长老最好的床坐,供养最好的水、最好的饮食。

    而于听众群体中不具备,某种理解能力的,他们还会自动退场,剩下可以理解接受的继续听佛教诲,如在《妙法莲华经》中,就有:“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听,当为汝说。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更广为人知的应该要算禅宗的不假文字的方式,在最初,世尊在灵鹫山上传授衣钵时出现的:“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更不用说后世的禅宗各派以此为源头发展出来的棒喝、参话头等方式了,这不仅表示了佛教的教学可以以一种迥异于一般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更说明了佛教注重的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知识,而是对于心性或者精神的一种修炼。这种教育虽然没有语言文字等常用的形式作为依托,谈却于一切知识技能都有密切的关系。禅宗在中国的兴盛以及它的流传至今,可以说明这种教学表达方式的特殊的优越性。其蕴含的所谓“悟性思维”也是现代流行的西方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所少有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说作为教师的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gt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