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推荐
从耿直的北京状元到“满分”四川状元,究竟有着怎样的学习动力?

从耿直的北京状元到“满分”四川状元,究竟有着怎样的学习动力?

作者: 我的心灵大白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17:44 被阅读107次

    从给清华写求助信的甘肃考生到总成绩极尽“满分”的四川高考状元,2017的高考状元似乎比往年更令我们惊叹。

    最引起注意的是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

    通常一个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说的都是自己怎样学习,如何劳逸结合,但他的言论出乎意料的耿直,甚至有点扎心。

    他坦言占有了大城市好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熊轩昂还透露,自己的父母是外交官,从小给他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

    得知自己考上状元之后,有点意外,但是已经有了想去的学校和专业:北大元培学院或者清华新雅书院,理由是“想学习通识教育”。


    “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对熊轩昂来说,好的家庭资源不可否认,而他“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满足更不能忽视。

    一个高考状元的诞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主要因素。

    那么就透过心理学来看看高考状元的家庭教育“画像”。

    心理学家德韦克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只有天赋、野心、IQ,并不能预言谁会坚持,谁会放弃,谁会脱颖而出。那么,什么可以预测呢?

    用这个问题来探究“高考状元”接受了怎样的核心家庭教育再合适不过。

    心理研究者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的类型——是为了在其他人面前炫耀呢,还是为了满足而去完成学习任务呢

    心理学家劳迪娅•穆勒和德韦克对年幼的儿童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怀疑影响儿童确定目标的一个显著原因,来自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表扬是基于他们“天性”聪明,还是他们勤奋努力。

    夸赞能力强:“你在解决问题时一定非常聪明。”这被心理学家定义为以操作型目标为导向。当被操作型目标驱动,他们会做得很差,并经常认为错误是自己造成,因而停止前进。

    因为他们的目标代表了他们的能力,当碰到暂时的失败时,他们把自己弄得很悲伤,好像每个人学习新东西时必须这样。

    而夸赞很努力:“你在解决问题时一定很努力。”则被心理学家定义为以精熟型目标为导向。

    以掌握新技艺为目标的人,失败和批评较少使他们受挫,因为他们知道学习需要时间。

    高考状元的父母更倾向鼓励孩子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失败在父母心中首先是一件很正常,甚至被视为自检的重要渠道。他们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不仅是鼓励和支持,还有很难得的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也就是不卑不亢的认知自己的能力。

    如果父母对失败的认知仅是展现个人能力的阻碍,必然会在面对孩子失败时,将失败带给自己的焦虑和畏惧移情到孩子身上。

    澎湃新闻2016年的调查数据也显示了高考状元以“精确型目标”为导向的学习状态。

    在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上,状元们大多都拥有比较独立的学习习惯,88.89%受访状元选择了“独立完成,有不懂的自己查阅相关知识点”,61.11%受访状元表示自己经常总结学习经验教训

    而在遇到学习瓶颈时,状元们也大多选择独立解决,有94.44%受访状元选择“自己分析薄弱所在”,58.33%选择“与同学交流探讨”,55.56%选择“找老师指点迷津”。

    除了学习上的独立和自律,状元们在调整心态、克服考前的负面情绪上同样“自力更生”,八成状元选择了“自我心理调节”(86.11%)。

    不可否认的是,学霸在被大多家长立为自家孩子的学习榜样时,父母自动简化了获得高分所要经历的过程,更多时候学习约等于获得成绩。但教育的实质在于最终获得能力,而成绩是不能转化为能力的。

    更应该这样来说,获得知识是能力养成的基本条件,而能力的不断升华会带来高分的结果。

    “女儿和我比较像,处理事情时比较淡定,我也经常告诉她要多注重学习的过程,只要学习的过程扎实了,结果就一定没问题。”

    这是四川高考“满分状元”黎雨佳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对女儿教育方式的阐述。

    依旧是享受努力的过程。

    调查问卷在“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干预程度”一问中(分值为1-9分,1分:完全放任,9分:非常严格,以此类推),受访状元们打出的平均分值为3.25分,其中有13名状元打分在1-2.6分之间,代表着状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基本处于略微关心的状况,更多靠状元自觉。

    父母是否会干预学习?

    教育更应该遵循水到渠成的规律,自觉地学习习惯一定是建立在毫无负担的心理预期之上。一想到学习结果失败带来的痛苦和压力,自觉能动性势必会降低。

    高考状元不论是独立的学习习惯,还是自我分析薄弱所在的心智,都与对知识获得过程的享受是分不开的。他们被不断强化的是自己有没有努力,而不是自己够不够优秀。毕竟“优秀”是人外有人,但“努力”是在不断超越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耿直的北京状元到“满分”四川状元,究竟有着怎样的学习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qg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