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做到这一点呢?
多数人无法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更多的人有的只是,反复无常的得失之心。
人们会时常宽慰自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对于种种的不如意,均以一句“这都是命啊”一概而论。
其实,这里面体现出的只是内心的无奈,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台阶罢了。
因为,一旦有对事情结果发生转变的契机,那颗按耐不住的心又会重新躁动起来。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只是嘴上说说“这都是命”,但实际上并不认命。
那么,不认命就会有得失之心。
而有得失之心根本原因是自己内心的虚妄,有欲望而又没有足够与之相匹配的能量,得不到就会失落,得到了又会沾沾自喜。
如何解决这种反复无常的得失之心?
认清事物的客观规律。
人们达成一件事是因为具备了与之相配的能量。
拥有的能量大于事物需要的能量,事就能成,拥有的能量不足,则事不成。
人们获得能量途径有两种:内在和外在。
内在就是自强不息,自胜。
外在就是倚靠外力,胜物。
那么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学经》说:
人喜胜物,然喜胜物者,必不自胜。胜物则穷,自胜则强。
人们喜欢依靠外物,然而喜欢依靠于外物的人,一定不是自胜的人,依靠外物最终会走向穷途末路,自胜的人会越来越强盛。
为什么这么说?
依靠外力总会有尽头,而且自身不容易控制外力,无法控制就会产生得失之心。
《学经》说:
纵行物力,此谓之暴。暴雨不终朝,疾风不过午,天道无穷而物力有尽焉。
既然“胜物”不行,如何“自胜”呢?
自胜者,是有三德而不弃:一曰俭,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二曰善:强而不夺,胜而不武;三曰和:万物和而共生,谐以得长。
当我们能够做到俭、善、和,我们就能达到自胜则强的目的。
事物本得失无常,之所以人们会在意事物的得失,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根本原因是人心所致,只有心定才能意泰。
我们懂得了胜物则穷,自胜则强的道理,知道而易行,就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得失之心,我们的内心更容易获得安宁与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