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度解决《蜀道难》背诵难问题,二三段内容梳理在这里!

深度解决《蜀道难》背诵难问题,二三段内容梳理在这里!

作者: 语过添晴sunny323 | 来源:发表于2022-09-22 17:23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接着梳理《蜀道难》二三自然段内容,从根本上帮助你解决背诵难题。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友人将要入蜀,李白前来送行,还未出发,作者却以何时还来发问,蜀地不可行之意显而易见,同时也引发诗人对于友人旅途的惆怅。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此处我们看到作者写到的意象:鸟是“悲鸟”,树是“古木”,子规还“愁空山”。雌雄飞鸟环绕相依,不敢失伴;月夜空山寂廖,子规悲声屡屡。这些典型的意象,营造出旅人愁思和蜀道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烘托了“蜀道之难”的主题。为下文进一步发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劝诫埋下伏笔。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这几句承上启下,紧承上文“山之高”开启下文“山之险”。

    那么蜀地山怎么个险法呢?“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四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连峰、绝壁、飞湍瀑流、陡崖,极写山之高、壁之陡、水之湍急、崖之凶险,无一不昭示蜀道之难,无一不渲染蜀道之险。让听者产生一种望而生畏,闻而心惊的心理反应。所以下文总结说“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先用一个“险”字归结上文,再用蜀人的口气再次劝说“西游”者不要再来蜀地,由此进-步渲染了蜀道之险。

    回看第二自然段,作者实写蜀道之险恶,从蜀道的山水特点来展示蜀道悬崖绝壁,水石相击的险要情景。

    写了山势高危、道路难行,和蜀地的险恶,作者尾端会写什么呢?

    “剑阁峥嵘而崔嵬”写的是蜀中要塞剑阁的险要,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栈道,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门,极为险要。它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由此诗人从剑阁的险要自然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担忧,“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这是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所守”指重要关隘的守卫者。诗人从蜀道的艰险想到了他们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并由此想到“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對”的隐患。诗人担心当时封建割据的危机,这表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远见,以及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全的忧虑。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诗人用“猛虎”“长蛇”这些凶残可怕之物喻指据险叛变者。而“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则一语双关,形象地表现了战祸之烈。以上这几句诗都是由蜀地自然环境的险恶联想到蜀地社会环境的险惡。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当时政治的黑暗,由此可看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也为诗篇增添了一抹现实主义的色彩和内涵。当然目的就是劝友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所以作者接着说“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末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再次点题,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势。这是诗人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隐含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至此文章末段叹息蜀中战祸之列,表达对友人的劝诫之意。

    联系诗歌写作历史背景,天宝初年正是暗流涌动之年代,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再结合“蜀道难”这个古乐府旧题,本身就有以蜀道险阻为内容 ,富有功业难成之意,所以我们有理由大胆设想,此诗不仅是在用写蜀道难来送别友人,表达对友人入蜀的忧虑,作者也表达了仕途坎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下一课。最后欢迎你留言、评论、转发、收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解决《蜀道难》背诵难问题,二三段内容梳理在这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ow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