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是不掉落馅饼的,成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
所有的成功都是付出大量辛勤劳动的结果,只不过有的付出的是体力劳动,有的是付出脑力劳动,这两种劳动孰优孰劣暂且不表,只看效果,甚至还有高手是两者兼用,也未必不可。
体育竞技拼搏夺冠可以看作是体力劳动转化成果的代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可以看作是脑力劳动转化成果的代表。
杭州亚运会上,14岁的跳水冠军全红婵又一次成为焦点,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其巨大的付出密不可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全红婵而言,能在杭州亚运会上再次取得好成绩,与其持之以恒的坚持有关。跳水队的队员们,都经历过“炸鱼”,人人都被水拍过背,拍过脸,全红婵也不例外。但是她从不气馁,每天坚持训练,每天需要坚持400多跳的高强度训练。哪有什么天才或黑马,都是刻苦训练得来的成绩。
中国德鲁克创始人鲍玉成,已经成为教育培训企业管理方面的不二专家。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与其秉承和践行的理念有关,直播中他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直播怎么会播不好,做好讲砸1000场的准备,看看能不能播好。”如果真的讲了1000场,认认真真地讲,有复盘有总结,成为讲课方面的专家根本不是什么稀奇事。即便仅仅是认真讲了1000讲,没有复盘、没有总结,那水平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也已经列入高手行列了。
历史上的常胜将军,如孙武、霍去病、吴起、韩信、戚继光、卫青,他们甚至终其一生就没吃过败仗。
吴起一生征战大小战役七十六次,六十四次全胜,剩下的为和,立于不败之地。
明朝时期,戚继光将军带领着自己的戚家军,和倭寇多次征战,保障了沿海地区百姓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他们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就,用《将夜》主人公宁缺的话回答就是“我杀人的本领就是在杀人的过程中学的啊。”在战斗中学习,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强大。
事实是,根本没有什么天才,如果有的话,就是你所从事的刚好与你自身的天赋完美匹配上了,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同时,都配置了一项天赋,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而已,如果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直接去做就好了,毕竟天生我才必有用,差别是用处大小而已。
毕加索的画为什么比梵高的画值钱,很多人都好奇,所以就有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毕加索一生所画的画更多。
想写好毛笔字吗?尝试一下,每天写200个字,连续些1000天,中间不要间断,如果间断,第二天数量加倍,或者重新计算连续天数,当然每天必须认真写,还要看字帖,模仿、研究,看看达到连续写1000天自己能写出怎样的字。
成功没有捷径,就是需要付出,大量的付出,量大是成功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