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 星期天 晴
张桂梅校长的一句话,又在网上掀起了让人看得头昏脑胀的战争。
在那段引起争议的采访视频中,她提及了一段有关自己与学生的往事——
当旧日的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打算回母校捐款时,她得知了这名学生已经做起全职太太,于是不留情面地直接轰人。
在视频里她甚至直言:“(我说)你给我滚出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觉得张桂梅是恨铁不成钢,也有人觉得这是在用另一种“歧视”剥夺学生选择人生的自由。
疑似当事学生今天作出回应称,自己当时是因为孩子太小没去上班,第二年已经考上了某小学的特岗教师。
她还解释说,校长当时拒绝自己捐款的时候说的很委婉,而这次视频中的激烈表态是“话丑理正”。
毕竟,身为一所免费公办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看多了身边的女孩因为早早嫁人而丧失人生自主权的悲剧。张桂梅反对学生当全职太太的理由很简单,她希望被贫穷困住的女学生在走出大山后,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仅仅依靠男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ad94df92f0d2dd77.jpg)
然而真正激起网友情绪的,却是由此引申出的另一个问题:“女性究竟该不该去做家庭主妇?”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原本我觉得“尊重个人选择”,有些人喜欢干家务活儿做家庭主妇,有些人愿意做攀援的凌霄花,借男人的高枝炫耀自己。而有些人喜欢追求自己的事业,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在职场上拼搏。个人的理想不同罢了。
然而,自从我到北京学习,顺便做起了“陪读妈妈”后,除了上班,所有空闲时间全部用来伺候我家闺女,取消了几乎所有的娱乐活动,除了干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儿,还有孩子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保健,都需要全能的我来搞定,同时我们的公主还不一定满意,觉得老妈子不能疏导她的焦虑情绪,还是我家的猫咪更能给她安慰,人不如猫的境遇时有发生的。这才发现家庭主妇不是那么好当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eebfbfc74763124d.jpg)
家庭主妇形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嫁给有钱人后什么都不用干,每天只需要逛街、健身、美容的阔太太,但这样的人心累啊!要一直保持对豪门老公的吸引力,防范着各种野花野草,才不至于被他仍在一边不闻不问;一种是要伺候一家老小,每天忙忙碌碌还要被老公看不起的“黄脸婆”。我们不是要否定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涉及到教育孩子问题时,父母能够提供的情感需求,是保姆、老师这些商业化的照料服务所替代不了的。
但这并不能掩盖掉,家庭主妇干的活儿主要就是琐碎化、低脑力的重复性劳动,体现不了自我的价值和成就感,对于普通人的身心无疑会造成一定的摧残。这些日子以来,除了上班外,我就是在家里洗衣服、拖地、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一个人重复干着这些琐碎的事情,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所幸我还有班要上,还有学业要完成,不然,脱产做全职妈妈,我根本干不了,真的可能疯掉的。
而且有关女性生活状况的报告也告诉我们,“全职主妇和退休/下岗/无业者的幸福感评价指数处在同一水准,都是最低的。”枯燥是很重要的问题。就算再怎么“精益求精”,也很难从重复的工作内容中解脱出来。就像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就算是领导天天夸你螺丝拧的完美无缺,但依然无法摆脱机械的痛苦。何况做为家庭主妇的你付出太多的幸苦,还不一定会得到家人的美言,甚至还常常遭到批评和指责。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ddd69adf94d5291c.jpg)
更糟糕的是,家庭主妇所创造的价值,基本上都要通过他人的成就来体现。不像职业女性通过自己劳动换取工资,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比如医生,当我们看好一个患者时,当我们为病人解决了问题后,满满都是成就感,特别幸福和开怀。我们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实现了人生价值,得到了快乐。
而家庭主妇的价值就是把家庭照顾的井井有条,是让丈夫能够更好地投入工作;投入大量精力教育子女,为的是让孩子变成“人中龙凤”。所有的成就都是老公和孩子的,而自己只是一块成就他们的奠基石而已,没有任何光芒。
可惜的是,没有人能够真的控制别人的情绪和成就,家庭主妇当然也不例外。或许你承包了所有的家务,但老公的收入却越来越少;每天陪着做作业,跟孩子的关系反而越来越紧张,没有距离的亲子关系最后有可能反目成仇。
在正常的职场上,公司与员工都有足够多的选择、足够完备的收支体系。一旦合作不下去了,该赔钱赔钱,该跳槽跳槽。但家庭主妇往往没有退路,如果离开家庭,踏入社会,她又能干什么?早已脱离社会多年,成天蜗居在自己的世界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已经缺乏竞争能力,没有赚钱的本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5437994d33f4e179.jpg)
其实,很少有人是因为“喜欢”才成为家庭主妇的。一项针对全职太太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女性选择离开职场的原因,是子女养育和就业歧视。当夫妻双方都无法平衡事业与家庭,而家庭收入又不足以承担保姆、育儿师之类的支出,首先被考虑的就是放弃职业前景较差一方的事业,以达成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换句话说,她们并非自由“选择”,而是“放弃”,是为了家庭的维系而做出的必要的牺牲。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这种付出是以青春的代价,是以就业能力的丧失,是以才华的湮灭,是以气质的消磨殆尽为代价的。当时只是觉得这是自己的自由选择,等到有一天孩子大了,不需要她守候在身边的时候,再出去找工作就困难重重,她才明白当初选择做家庭主妇实在太傻太天真。才后悔当初没有听父母的话,选择做职业女性。一位医生朋友就是如此,怀孕生孩子就辞去医生工作,在家做全职太太。
父母耗尽心力把她辛辛苦苦培养成大学生真的不容易,怎么甘心让自己寒窗苦读多年的孩子就仅仅去给别人做家务活、生儿育女、带小孩呢?父母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价值,快乐地生活和工作,而不是深陷家庭琐事中不能自拔,丧失了原有的灵气和内涵,缺乏曾经的自信和风度。可惜,我的这位朋友义无反顾选择了家庭主妇。多年后再想重返医疗行业,这是多么困难啊!医学的进步是一日千里,缺乏持续学习就会被甩得远远的。
为什么明知家庭主妇是一项高付出、高风险、低回报的工作,很多人还是不得不成为其中的一员?为什么大多数双职工家庭不靠老人,就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完成对家庭的照顾和子女的养育?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更便宜、便捷的儿童托育服务,我们的女性需要有保障的职工休息日、假期。如果将来社会能够承担更多的儿童托育功能,就能把我们许多女性从家庭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让她们走向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0e87cd8341ff49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