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 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这个典故的大意是: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你能想象吗?走在大街上,对面向你走过来一个人,即使没有说上一句话,我们却可以从他的外貌,衣着,身型,表情,动作,眼神中,能说出很多我们对这个人的理解。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即使完全不认识,也可以把这个人完整的塑造出来。每个人塑造出来的可能是千差万别,有的人全面,有的人片面,区别来自于每个人的阅历,学识,思维模式,家庭教育等等。
让我们来看一幅图。
吾日三省吾身——让心里的预设答案多一种可能你看到了什么?
头发稀少的威廉王子穿着蓝色外套站在车门前,面露不屑的对某人竖中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心里想这是什么时候的黑历史?
让我们再看一幅图。
吾日三省吾身——让心里的预设答案多一种可能人家只是比了个“3”而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只能是尽可能的去理解别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无法做到,我们可以选择闭嘴,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