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苏州已有一周,从南京先看见的第一缕朝霞开始 ,到观前街傍晚的余晖,两天的行程算是有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对它的向往,可能是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可能是因它有小桥流水人家,亭台楼阁,贯穿古今的山水花木。
所以那日一早,从酒店出来后,我是先去的同里古镇。从地铁的终点站出来,因为是在地铁那买的门票,可以直接坐摆渡车过去。
从镇北入内,一绿水碧波映入眼帘,两边是粉墙黛瓦的住户。没有看地图,就自己按着街道的走向随意而行。
镇北入口绿树环绕,门前架起晾衣绳,几件衣服在明媚的阳光下,为那黑白添了更多色彩,门前有红灯笼,偶尔也会有几户人家,有从瓦檐上垂下来的橙色小花。建筑多是古旧的,墙面都有点破败,有的长着细密的苔藓,这样一份宁静,实在令人神往。
遇见苏州遇见苏州
遇见苏州
兜兜转转,发现已入了观赏区内,和刚刚所见的也有不同,小道的两旁是商铺,有当地的小吃,锦绣,木雕,牛角梳,也有很有情调的书店。
那碧水是绕着屋子转的,当地人临着河,搭了架子,摆了桌椅,招呼来往旅客用餐。小河中有小船,船上有鸟,我猜是捕鱼的鸟吧,被旅客们围着拍照,它们倒是悠闲自得。
遇见苏州遇见苏州
后来进了镇上几个景点。
最先入的耕乐堂,门口的工作人员要先检票才给入内,进入堂内,别有洞天,有很多的庭院,大大小小,有可种下五六棵树,再置几个栽荷养鱼的大缸,也有只可种几株竹木的空间。
遇见苏州院内有攒檐翘起,墙角处自有一棵树安然生长,屋檐下廊道众多,每过一个门,转一个弯,便进了另一个院子。
上了楼梯至二楼,屋子的瓦片都紧挨着,江南的水渍已经要爬到屋顶了,绿植也跟着往墙上攀,那屋顶的小花,美得让人惊叹。
遇见苏州后来进了退思园,它是苏州园林之一,园内绿树繁茂,彩色金鱼在绿木的水中倒影嬉闹,假山林立,石桥卧波,水中有小片睡莲,可惜到时尚未见有花开。
园中各房自有名字,坐春望月楼,闹红一舸,水香榭等等,且各有作用,会宾朋,作诗画,饮茶弹琴,赏花赏月,听雨聆风。
退思园是清任兰仙罢官归乡所建,远离官场的繁琐狡诈,置身于山水花木中,在我看来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遇见苏州翌日,一大早就搭公交去了拙政园。入园时,园内已有两百多人。
遇见苏州一入园就看到了满塘的荷花,还有工作人员乘舟于水上打捞残败的荷叶和枯枝。
我是一个从未见过亭亭玉立的荷花荷叶的人,最深的印象来自于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当我看到眼前的连绵碧绿,以及点缀其间的淡粉菡萏和红蕖时,对濂溪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猜他当年也是在荷塘边,对此等人间圣洁赞不绝口,一番感慨后写下这千古绝唱。
遇见苏州 遇见苏州广袤两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这是对拙政园的赞誉。离开荷塘,顺水而行,至其他的亭阁楼榭,未曾想过它们的名字和古诗词万分紧密。像与谁同坐轩?来自苏东坡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试想古人几百年前,炎炎夏日时坐于远香堂内,手持一壶茶,荷香远送,沁人心脾。或是早春在雪香云蔚亭中,周围暗香浮动,欣赏那傲然的梅花。
而今日,在同一个地方。虽然已经不是当年的荷花,楼亭也修葺多次,但所感所思,应该会有些相似吧,就如王羲之所说的,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遇见苏州园内有昆曲的演出,只是去时没有碰上。
遇见苏州下午去了苏州大学,应该已经放假了,学校里人比较少,偶尔会有骑电车的小姐姐经过,发现校内有很多的草坪,树木高耸,那天阳光正好,树影婆娑。
苏大里的民国建筑,已被列入文物保护起来,近百年的风雨,让砖瓦都变得有韵味起来。
遇见苏州 遇见苏州晚上坐在观前街里的玄妙观内,白天的热气渐渐散去,周遭有小孩的嬉闹声,头顶的天空,被余晖染成淡粉色。猛然觉得,自己就像那园中荷花塘里的一尾游鱼,自得其乐。
此次旅行,就像一次访古之行,苏州的山水人文,无一不沾染着历史的气息,江南水乡之美,令人流连。
网友评论
对的,很羡慕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