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吴镇和他的渔隐生活:《渔父图》

吴镇和他的渔隐生活:《渔父图》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4-01-02 07:46 被阅读0次

吴镇是浙江嘉兴人。出生的时候,元朝已经建立。

作为一个南方汉人,吴镇即便是学富五车,也几乎没有了出仕为官的机会。

于是吴镇一生便安安心心地过着平凡的生活。平日里他卖卜为生,后来画画有了些名气,他就卖画赚点生活费。

不过,当年他的画卖的并不好。相传和他比邻而居的盛懋,家里每天门庭若市,求画的人络绎不绝。

吴镇的妻子就笑他:“都是一样的画画,看看人家卖得多好,再看看你!”

吴镇不以为然地说:“20年后就不一样了。”

现在吴镇的名字被排进了“元四家”,与黄公望、倪瓒、王蒙三人并驾齐驱。

这名气,甩了盛懋几条街都不止。

一位画家能被推崇至此,一定是他的作品具有开创性,而不是单纯的跟流行,追热点。

那么,吴镇的绘画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吴镇一生画了不少的《渔父图》,国内外都有它的渔父题材作品存世。

今天欣赏的,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幅《渔父图》。

渔父图

画中描绘了一位渔父悠游于山水间,以钓鱼为乐的景象。

画面采用一河两岸的构图方式,好像观者站在岸的一边,观赏着河面与对岸的风景。

近景中可见坡岸一堆小石。画家用非常湿润的笔法描绘出这些石头的结构。

这些石头的质感一看就是在南方湿润气候下的样子,透润且有些明亮。

那些水草被风吹得偏向一边,草尖顿顿地回勾,露出几分拙劲。

石边的水草,石上的苔点,石后的小灌木,深深浅浅,构成了品类、颜色和形状的丰富。

水上的渔父是这幅画的重点。

渔父图·局部

画家在描绘渔父和渔船时,所用的笔法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较为工细。

我们看这条小渔船:窗户支起,显得船内很通透;一个硕大的酒葫芦被画家放大,并加重了墨色,不容忽视,显示出这个渔父的逍遥自在。

再看这位渔父,头戴斗笠,袒露着肚子,盘着腿,一手扶橹,一手持鱼竿。

这鱼杆上还有转动的滑轮,大概是用来收鱼线的。挺先进!

看这个渔父,他的装扮和动作都让人感觉到,他是真的在渔隐的生活中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与自在。

渔船周围的水波使得水面多了动感。

再看靠近渔船处的坡岸和树木。

渔父图·局部

这坡岸土石的明润之感与近景中的小石堆很相似,在湿润淋漓中体现笔墨情趣。

岸上几棵树木颜色深浅不同,一直一曲形成对比。

墨色浓重的那棵树木形成向上的力,指引着观者的视线向上看去。

渔父图·局部

只见山体层层叠叠,画家用淡墨以少皴多染的方式画出山坡的结构。

山坡上两棵树木,一棵向左一棵向右,一枯瘦一繁茂,犹如两名不同的舞者,在山坡上劲力地伸展舞蹈。

画家在山脊处点上圆厚浓重的苔点,让观者的视线随着这些墨点看向远方:极远处,一个又一个的山峰,渐远渐淡。最终融入空濛的世界。

还有,画面的右侧,从朦胧湿润中,一条曲曲折折的溪水向观者款款流过来。

到了中景处,便汇入大河。

这条小溪以灵动的姿态指引着观者的视线,同时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画的最上方是画家自己题的一首《渔父辞》:

目断烟波青有无,
霜凋枫叶锦模糊,
千尺浪,
四腮鲈,
诗筒相对酒葫芦。

纵观整个画面,湿润的笔墨,写意的山峦,线条清晰的渔人,流畅的草书题诗,共同构成了一幅悠游自在的渔隐图。

吴镇大胆的水墨运用,极大丰富了我国古代山水绘画的水墨语言。

《渔父图》为绢本水墨画,纵84.7cm,横29.7cm。

相关文章

  • 一叶随风万里身|元,吴镇《渔父图》

    《渔父图》轴,元,吴镇作,绢本墨笔,纵84.7cm,横29.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渔父图》原是四条屏中的...

  • 壬寅岁除日

    岁云暮矣,雪后二日,尤寒。 值除日,午后,读元人吴镇《芦花寒雁图》《芦滩钓艇图》渔隐主题绘事十数幅,感其烟波钓徒之...

  • 给吴镇《渔父图》配诗

    这幅《渔父图》是位列“元四家”之一的书画家吴镇的代表作。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他在书画上造诣都很高,但一生都...

  • 渔父

    傅抱石 《渔父图》 渔父是中国文学与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早期渔父题材大多是对孤傲、清高和隐逸精神的传达,而元代时渔...

  • 元代《秋江归钓图》

    吴镇的《秋江归钓图》,少见。 图中渔父手持橹桨,独坐于一叶扁舟之上,身后云山缭绕,林木葱茏,江流沈静,水草丰茂。作...

  • 十大必看的渔父词

    “ 渔樵耕读,尘外四友”自屈原作【渔父】,渔翁就被赋予了“飘然世外,闲云卷舒”的意味。其后柳宗元张志和更是将渔父词...

  • 题溪山渔隐图

    纵浪江湖知几春,溪山曾访避秦人。 行藏但有沙鸥识,一棹烟波寄此身。

  • 吴镇《墨竹谱》:一本现代画竹“教科书”

    吴镇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魏唐人,是元代杰出的画家。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

  • 清溪渔隐传

    清溪渔隐传 ...

  • 吴镇的画,为什么那么多“渔父”?

    在中国,渔隐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渔、樵、耕、读,元代文人画的创作主题大部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镇和他的渔隐生活:《渔父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ys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