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库小七站长,和你一起实现个人成长。
文 / 库小七
题记:
我们的意图不是去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给予他们茁壮成长所需要的东西。爱的目的不是塑造我们所爱的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
01
“儿子长高了,长得比我高了!”
亲朋好友聊天,每问及儿子的近况,我都必答这句话。
儿子长高了。作为母亲,我既欢喜又欣慰。
他长得比我高了!对于一直以儿子保护神自居的我来说,突然之间,在儿子的很多事情上,有了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而且时常还会陷入与孩子相处的矛盾与困惑中,不知如何是好。
在儿子小的时候,我经常喜欢拉着他的小手,或者搂着他的肩膀,极尽一个保护者的姿态和他站在一起;突然某一天,他的身高超过了我,我们走在一起时,变成了他搂着我的肩膀,牵着我的手,似乎他也想拼尽全力,用他虽然高大却稚嫩单薄的身体,给予我——他的母亲所有保护。
渐渐地,我发现他总喜欢用大人的口吻和我对话,像极了我以前和他对话的样子:
儿子经常喜欢就一个话题,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每次我都会不耐烦地打断他,问他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讲这么多的目的到底是要干嘛?想解决什么问题?
对于追求高效率生活的我来说,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讲话方式有什么问题。但是当儿子用这种方式反问我时,我竟然有种不被尊重和受伤的感觉。
儿子还非常喜欢就一件事情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会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抛向我和他的父亲,直到我们步步后退,溃不成军,最后被逼到隐秘且自卑的角落,举手投降或者选择沉默。
这时儿子会轻蔑且嘚瑟地抬起下巴,用讥讽嘲笑的语调说:“你俩没文化,真可怕!”那一刻,我的心像是瞬间被炮弹击中,愤怒、心痛和无奈溢满了心田。
令我愤怒的是,儿子认为自己个子长高了,就是大人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要比父母强,哪怕他用来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非常滑稽和糟糕;
令我痛苦的是,我自认为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儿子,在目前这个阶段,突然变成这样,真得让我始料不及;
而让我无奈的是,对于他的言行,我竟然无言以对,无法反驳,因为他知道的某些知识点,我和他的父亲的确不知道。原本人和人之间存在信息差很正常,但是为人父母似乎就应该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否则便会被认为很失败。
儿童成长研究权威专家迈克尔·C·莱克特,在《培养男孩》一书中说,正是因为父母的爱对于孩子是有条件的,所以,对于孩子出现的那些在父母掌控之外的事情时,父母会觉得不能理解,会变得异常愤怒,或者开始和孩子进行权力争斗,希望重新控制孩子的言行。
细思恐极!
02
我自诩读书多,自诩研究家庭教育多年,但是却仍然在沿用传统的刻板印象来看待我的儿子。
社会之于男孩,大多认为:真正的男孩,就要懂得情绪隐忍、拼搏竞争,与孤独为友,宽容大度,宁愿流血、流汗也能不流泪。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竟然未经他同意,就为他提早设计好了大众眼中,男孩子应该具备的品德框架和人生框架,推他进入。
儿子1岁多时,走路跌倒了,想要我去扶,我看着孩子说:“男子汉,大丈夫,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起来”,儿子当时哭得撕心裂肺,最后看没人去扶他,才摇摇晃晃,尝试了很多次,自己爬了起来;
儿子3岁了,第一天去幼儿园时,一进校园大门便搂着我的腿大哭、不撒手,我强忍着抱他回家的冲动,狠心转身,快步离开;
儿子4岁了,开始自己睡一个房间。刚开始可能觉得新奇,还愿意自己睡,等过了两天,一到晚上他就会抱着他的小枕头站在我的床头,耍乖卖萌,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睡,我硬是没答应,送他去了自己的房间;
儿子6岁了,上了小学一年级,同班的孩子将他的衣服画满了水彩印,他委屈地哭丧着脸回到家。我告诉他,男孩子要大度,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不必在乎这些小事,不然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
儿子8岁了,在课间上完厕所回教室的途中,被校园积水处的苔藓滑倒了,脑袋上被磕破了一个大口子,我赶到医院看到的场景就是,儿子满头满脸满身血印子,虚弱地靠在早我一步从学校送儿子去医院的弟弟身上。我当时被吓呆了,下意识地想抱抱儿子,可出口的第一句话却成了埋怨:“你怎么走路不小心一点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个世上,从来没有卖后悔药的,更没有歌词中唱到的“如果再回到从前……”之说。现在想想,那些时候,儿子的每一次黏我,其实都是因为分离焦虑:
1岁的男孩子,跌倒了,遇到了挫折,作为母亲,应该走到他的身旁,温柔而坚定地和他说:“妈妈在你旁边,会一直陪着你,你放心大胆地试着慢慢站起来”;
3岁的男孩子,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幼儿园,他要面对陌生的人群和环境,肯定会恐慌,他的哭闹正是内心恐惧的表现,作为家长,可以提前带他去熟悉环境,多做几次演练,或者告诉孩子,让他好好和其他小朋友玩,父母一会儿就会来接他放学;
渐渐地上了小学的儿子和小朋友之间发生了冲突,被小朋友欺负了,或者受伤了,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父母温暖的怀抱,关切的眼神,而不是生硬地指责,冰冷的目光……
抑制情感会让人付出代价。以爱为名,伤害孩子,更是为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蒙上了阴影。
03
互换角色,如果我是儿子的话,估计也早起来反抗了吧!这大半年时间,我一直在自我反省,在寻找和逐渐长大的儿子之间的相处之道。《培养男孩》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些顿悟。
对于男孩来说,与父母建立信任依恋是他们的一种天生需求。很多父母,以为男孩子就应该早早学会独立,于是很早和孩子分房睡,在儿子需要父母给予温暖时,拒绝和疏离儿子,并且隐忍克制自己和儿子的亲密关系,这些都会让男孩子们受到精神创伤。
有的家庭的儿子在渐渐长大后,开始与父母疏离,不打电话给父母,不和父母说心里话,甚至不想见到父母。为此,父母感到焦虑、无助和无能为力。
有的家庭也在积极地为儿子寻求帮助,将每次危机视为机会。
在这里讲我和儿子的故事,一是为了释放情绪,纾解心结;二是为了反省学习,寻求帮助,缝合亲子关系;三是为了复盘成长,成为更优秀的母亲;四是希望我的经验能为和我处于同一阶段的男孩子的家长们,提供些许帮助。
接下来,我继续讲:
前几天,儿子放学回家告诉我,学校有个打卡活动,需要登录软件进行签到,我告诉他,这些都是形式主义,不必理会。
直到睡觉前,儿子还在问我,有没有帮他在手机上签到。我告诉他,活动的内容他已经完成了,签不签到都没有关系。儿子很生气,坐下来和我理论,说大数据时代,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会被记录的,不签到肯定就会反馈到老师那里,老师就会责问他,对他不信任……巴拉巴拉给我说了一大堆。
我深呼吸几大口后,控制住自己快要被他气得暴走的情绪,同他说,老师看重的是活动完成的内容和质量,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这时候已经快晚上十二点了,我让他去睡觉,说第二天再谈这件事情。他不愿意,依然和唐僧一样在我耳边念叨个不停。
我当时有点情绪失控,对他的措辞有些严重,并且还提到了“信任崩塌”这个词。我觉得他的这些质疑是对我的严重不信任。他对自己母亲的信任崩塌,让作为母亲的我非常受伤。
我问他,当年马嵬坡,杨玉环为什么必须要死。他告诉我说,因为杨国忠。
我深感欣慰,儿子自小喜欢阅读,他的不断攀升的阅读量为他开阔眼界,全角度观察事物和透过表象去看问题的本质,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但是这件事情,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唐玄宗的卫队逼着杨玉环自杀,认为杨玉环是红颜祸水,提拔亲戚杨国忠做官,来祸国殃民,所以,她是祸乱的源头,必须死。
其实不然,真相是,卫队已经杀死了杨国忠,如果杨玉环不死,继续受宠的话,很有可能会替杨国忠报仇,杀了卫队所有参与者。
这时候,杨玉环的本质是好是坏,对于事情的结局影响并不大。士兵在对上阶层的信任崩塌之后,因为恐惧,才酿成了杨玉环必死的悲剧。
所以,一切症结都在于你对他人是否信任。
儿子现在内心所想,并非签不签到这件事情,而是担心因为没去签到,自己极有可能遭到老师的批评。
儿子表示赞同我的分析。我假装很受伤地和他说:“你对我所说的话一点儿都不相信,我和你之间的信任已经崩塌了。”
儿子拍拍我的肩膀,笑嘻嘻地说:“你想多了,我没有不信任你,只是觉得如果签到了,老师上报学校时,会省事些,这样做是不给老师添麻烦。你和我老爸不也经常说,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吗?”
儿子说的话很有道理。有些时候,做父母的,总会忘记去体察孩子们的想法。不管男孩们长到多大,他们易怒、固执、封闭、敏感或者其他外在表现的本质,其实仍然是渴望被理解和被关爱。因为没有感知他的想法,没有顾及他的感受,想当然地没有帮他签到,我也向儿子认真地道了歉。
04
日常生活中,父母让男孩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理解、被爱和被支持非常重要,有利于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和快速走向自立。而如果想做到这些,我们父母首先要懂得倾听他们的心声。
很多男孩会把在学习上,在和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在生活中的不安全感隐藏在冷漠、被动的面具后,甚至公然地隐藏在搞破坏和讥讽、蔑视他人中。当他们表现得不尊重人,或者不合群时,父母和老师往往会感到不安和生气。
男孩表达不满的方式或者想要引起关注的方式,会让关心他们的人失望和沮丧,继而责怪男孩,并且把他们推得更远。说白了,不管男孩子长多大,他们内心的小孩依旧是个渴望被父母和周围人爱护的小baby,他们想要去爱别人,可是却不懂得用何种方式。
神经学家艾伦·肖尔认为:“不安全的依恋并不仅仅是由监护人的疏忽或失误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没能修复好破裂的关系而造成的。”
而修复男孩和监护人的关系,应该由监护人来主动完成。我们要接受男孩儿本来的样子,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情,经常询问以及表现出真正的关心,在乎他们的想法。
心理学中,关于安全依恋的研究报告称,能够依赖父母的孩子会更强壮、更快乐、更自信。
我们要尽可能地陪伴他们,约定和他们的特别时光,提供可靠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关注。只要我们对儿子喜欢的事表现出关注和兴趣,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我亲测有效的。
但是同时,如果我们想要从和孩子相处的特别时光中收获更多,有几个规则也应该遵守。
首先,克制自己,专注倾听,不给建议,很多时候,孩子只想抒发情绪,不想你指点他的生活;
其次,在承诺的时间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任务上,不要一会干家务,一会玩手机,一会干工作,让孩子感觉你是在敷衍他;
再次,不中途打断,不改变男孩选择的活动,要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最后,不论多难,都要明白我们和他约定亲子时光的意义,无论他做什么,我们都要陪着他。
昨天晚上,是我和儿子约定的亲子时光。我刚看完一本书,儿子就过来搂着我的肩膀,将我拉到他的房间,大声宣布说,此刻是我和他约定的亲子时间。
我坐在凳子上,听他给我讲述他的乐高天团,那是他用几千片乐高拼图,拼成的军队、战车,以及战争场景,他会联系自己看过的朝鲜战役丛书,给我讲述《长津湖》系列电影中,存在的一些道具bug……
我微笑地看着他眉飞色舞地讲解,听着他调动大脑储备知识,发散思维,生动地向我讲述他为什么拼装成这些场景的想法……
此刻,我意识到了,无论儿子长多高,多大年岁,他都是我的孩子,我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力气去关注他的成长,陪他、爱他、支持他,给予他前行的力量,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你家有男孩,喜乐顺遂!
( 图片来自网络,请联系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