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读书中国传统文化
建议高中语文编入屈原的《橘颂》

建议高中语文编入屈原的《橘颂》

作者: 我为云朵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21:01 被阅读0次

今天读屈原的《橘颂》,深深地被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所吸引,含英咀华,深爱不已,如此佳篇,建议编入高中语文课本当中去。

首先,在内容上,《橘颂》包含了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棵大树生长在属于它的土地上,它爱自己的根所扎的土地,心志专一,根深牢固,难以迁徙。这不正如一个人深爱着生他养他的祖国,这种爱是与血液一起流淌奔腾的,生命不息,此爱不止!《橘颂》映照出背叛祖国的人的丑恶嘴脸,那种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活着看是一个人,实际上不如一颗树!

其次,在内容上,《橘颂》包含了高尚的品质追求。碧绿的叶子,雪白的花瓣,伤繁茂盛的树形,金灿灿的橘子,纯纯洁洁的内瓤,如同君子的品行!与世独立,保持清醒,秉持美德,内心公正,谨慎自守,志节充盈。高尚的品行之所以高尚,就是因为他内心坦荡,光霁日月,春风般惠畅。相比一些人,日日夜夜,心力憔悴,损人肥己,美丑岂不一目了然!

再次,从艺术手法上,本文是我国第一首文人咏物诗。开启了托物言志的先河,体现出中国文人含蓄蕴藉的风格,把外形美与内在的精神美融为了一体,把橘树之美与君子之美融为了一体,把屈原的爱国精神外在化,形象化。

我相信,如果把此文编入高中课本,其难易程度,符合高中生水平,能接受!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此文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本文学过之后,就像月亮属于中国文化符号一样,橘树也会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每至金秋佳节,金橘走进千家万户,将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感谢屈原,留下如此美篇。

如此有价值意义和审美教育的好文章,不能普及到每一位中国人心理,实在是语文编制的一个失误,编入高中课本,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接触到这篇文章的人就越来越多。不然,只有上高等教育的汉语言文学青年知之,实在可惜!

此文爱国,语文老师的心声,望有良心的中国人深思!

相关文章

  • 建议高中语文编入屈原的《橘颂》

    今天读屈原的《橘颂》,深深地被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所吸引,含英咀华,深爱不已,如此佳篇,建议编入高中语文课本当中...

  • 楚辞花草(二十)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颂》 记得港片《屈原》里有个场景,婵娟(屈原的侍女)坐在庭院里的橘树下弹琴,唱起这首《橘颂...

  • 屈原《橘颂》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 橘颂_屈原

    深固难徒,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阛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

  • 闽江两岸橘子红

    橘,是南方的特产,屈原在《橘颂》中写道"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迀,生南国兮"。屈原赞叹橘:秉德无私,参天地...

  • 屈原之橘颂

    三峡之行第一天,我甚至感受到这次行程全为屈原而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楚地人,屈原像一个象征符号,朦胧而抽象,却又...

  • 【先秦卷】55《楚辞·九章:橘颂》:咏物诗之祖

    《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 九章·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⑴。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⑵。 深固...

  • 吊屈原

    波 涛 佳节吊屈原,端午品甜粽。 琅琅吟楚辞,声声唱橘颂。

  • 橘颂

    《橘颂》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 暑假背书①九章-橘颂(屈原)

    推荐背诵时间:3-7天 可以说是一个热身吧 “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所以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议高中语文编入屈原的《橘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zm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