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认知上最大的提高就是将时间当作资产来对待,不再参加任何无效社交。时间,除了用于工作、运动、学习外,只会花在该珍惜的人、事上。
可似乎世间事就是这样,你无意识时,不觉得它的可贵与易逝,等你有意识想珍惜它时,才觉得它溜得飞快。
国庆几天假,除了该出门办要办的事外,基本上在家做自己计划的事,坚持早起,也没早睡,可一天天下来,时间过去了,计划的学习任务总完不成。可明明定计划时,每样任务都留有充足的时间啊,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昨天我决定将《总结笔记》用上,好好记录一下自己一天的时间去向。
萌姐的《效率手册》一直都用着的,《效率手册》跟《总结笔记》是一套,用《效率手册》列出计划后,再在晚上睡前用《总结笔记》通过一天时间的记录,总结哪个时间段可以缩短以提高效率。
萌姐再三强调,使用《效率手册》跟《总结笔记》是一个闭环过程,只有通过每天的总结,才知道哪里需要改进,以便不断的提高自己时间规划的能力。
但什么事在我这儿就做不到知行合一。每天我能在《效率手册》上列出计划,但就是嫌麻烦很少在《总结笔记》上进行时间总结。因此,用《效率手册》快十个月了,自己还只是停留在列清单的初始阶段。
这次假期是因为对时间逝去的茫然感,让我下定决心好好记录一下自己的时间去向,一天中只要花费15分钟以上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
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自以为是个很自律的人,不因假期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固有的节律早起—做饭—学习—午睡—运动—学习—睡觉,一环套一环,妥妥的一个自律的人啊。
可是时间一记录下来我才发现,一天中,我竟然有173分钟在刷短视频,别的纯粹是瞎浪费的时间超过90分钟。管中窥豹,一天我是这么过的,那每天应都是这么过的。
为什么把这么多时间用于娱乐而自己竟不自觉,原因是我将这些时间拆散了,全变成了碎片化的时间,以致不记录就感觉不到。
以假期为例,我每天不超过6:20起床,晚上11:30睡,可用时间为15个小时,这其中做饭要花费120分钟,吃饭算60分钟,午休90分钟,运动加个人卫生120分钟,再给自己留9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我每天能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为7.4个小时。
而在这7.4个小时之间,我无意识的耗费了近4个小时没用于学习,也就是一天中用于学习的仅有3.4个小时。
而我每天列出的学习任务至少有4种,按每种只需要1个小时计,至少也需4个小时,何况以我的速度,3.4个小时能完成两种任务都算不错了,这样自然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一天时间记录下来,终于知道为什么感觉每天都努力,但总是完不成学习计划的原因了。
我缺乏专注力与自制力,只是用表面的努力来掩盖从没改正的拖延症。
看看我的时间记录,每天吃饭的时间计划的是60分钟,可我却因为边吃边看短视频,每顿饭下来都差不多用了近一个小时。然后午休前定了30分钟看短视频休闲一下,可哪次不是刷了一个小时还舍不得放下休息的?
由于消耗的这些时间不是成块的,都被我分成了碎片化时间,以致于自己毫无察觉,还一直沾沾自喜终于学会珍惜时间了。
刷短视频是我每天耗费时间的关键,这是当下最需改正的毛病。要怎么改正呢?可以计划每天固定一个小时的时间刷短视频。如果刷着刷着控制不住自己,就要考虑坚决戒掉这个毛病。
其实,好多坏习惯只要自己坚决了就一定能改掉。想从前,我的生活方式是基本很少在家,但只要在家不是刷短视频就是看电视剧,后来决定改掉看电视剧的习惯,这两年过来,不管周围人再怎么说哪部电视剧好看,不是成功做到一部电视剧都没看吗?
任何事只要下定决心,就不存在做不到。找到刷短视频是耗费我最看重的时间资产的根源后,我想应该有能力做到不被它控制,而只是将它作为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
网友评论